交通在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城市公共交通是推进宁马交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省人大代表、马鞍山市公交集团2路车驾驶员刘霞建议,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议加快城际公共交通衔接,更加有效、合理地配置区域资源。
刘霞表示,目前长三角地区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主要包括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两大类,由于轨道交通投入大,需要具备的客观要素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更大程度上要靠道路交通运营水平来反映。“当前,道路交通衔接主要以客运班线形式为主,城际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对城际公共交通的优势分析,推进城际公共交通建设,是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地区实现协调发展、更多惠及民生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名有着28年驾龄的公交司机、公交线路领头人,刘霞分析认为,与客运班线相比,城际公共交通具有票价低廉、运行时间固定、停靠站点多、运营管理水平较高等优势,给乘客带来了实惠、便利,又促进了毗邻地区的相互交流。
“加强互联互通,优化线网布局。”刘霞建议长三角地区交通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沟通,加大对跨区域公交线路的政策扶持,由此增加的运营成本予以专项补助,同时推动长三角各省交通主管部门建立互联互通机制,根据各地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和道路通行条件不断拓展公共交通对接方式和对接范围,为实现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持续努力。建议邀请专业机构,统筹编制长三角城际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科学规划线路,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客流需求,要加快对接解决城际公交问题,不断提高城际公交覆盖率。
刘霞认为,应当规范经营管理。她建议建立公交企业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成本费用构成,强化成本约束,对于政策性亏损建立补助机制,建立公交驾驶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公交车驾驶员数量,提高待遇,保证城际公共交通健康稳定,保证行业安全稳定。同时,提高运输能力。综合考虑乘客出行需求和道路条件,合理规划城际公交场站的布点规模,科学配置公交站台,配套建设城际快速路和公交专用道,保证公交路权优先。
此外,还要加强行业监管。城际公交跨区域运行,在安全生产、行业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监管漏洞,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管理双方均面临责任风险。建议日常运营中,严格制定有关安全规定,对始发点车辆加强安检,探索实行实名制、随车配备安全员等措施,保证城际公交的安全运行。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任逸玮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