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提效能促发展 安徽在行动】安徽公安:提温度优环境 加力度护发展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2-01 09:24:14

“民警们做了大量工作,帮我便捷、快速地申领到了居住证,今后我在铜陵工作、生活就方便多了。”台湾的游女士长期在安徽铜陵经营酒厂,由于之前一直没办居住证,很是不便。当地顺安派出所的警企联络员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游女士的烦心事,便协助她整理个人材料,通过网上送审办理,很快就把证件送到了游女士手中。

警企联络员主动作为,协助解决企业难题、优化辖区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都属于“‘警官联系包保’辖区企业项目”的措施要求,这是安徽公安“为民为企为项目”20项措施当中的一项。服务群众、助力发展,始终瞄准民生所向、发展所需,安徽公安从细微处入手、从困难事下手,为民为企为项目,营造积极和谐营商环境。

向前迈一步把服务送上门

“没想到现在办证这么方便了。”近日安徽滁州的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单女士来到滁州市定远县公安局炉东派出所,前后没花到半个小时,就把危化品准购和运输通行证给办好了。惊喜之余,单女士对民警的办事效率竖起了大拇指。

炉桥镇省级盐化工业园距离定远县城有50公里,园内进驻了多家剧毒化学品企业,剧毒化学品进出运输量大。以往,企业为办理剧毒化学品准购、运输2项行政审批手续需在政务服务中心、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及县公安局三地来回奔波,不仅费事费力,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企业难题,滁州市定远县公安局结合委托下放公安政务审批和服务事项机制,在安全监管不松懈的前提下,采取简化流程、全程网办、“上门服务”的办理“新”模式。办证距离从50公里,缩减至500米;办证时间从奔波一天,缩减到立等可取;办证环节从原先的10余道环节,缩减到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也进一步优化了当地的营商环境。

速度提一档让审批更高效

前不久宿州市一家保安服务公司提交了保安服务从业许可申请材料,本来以为相关的手续需要一个办理周期,可没想到,当天就接到了宿州市公安局辅警管理支队的电话指导。通过网上材料预审和线下指导整改,仅仅3个工作日,这家公司就拿到了全市首份保安服务许可证。

如此便捷高效的审批流程,正是宿州公安委托下放保安服务等公安政务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具体举措。

公安机关提高审批效能,申办设立保安服务公司和保安培训单位许可的企业“只跑一次”,申报材料网上初审,“一对一”指导整改,并将审批周期缩短到5日之内,极大缩短保安服务企业的从业许可办理周期;同时下放权限,由辖区派出所受理报送备案信息,让监管运营模式便捷化,降低了企业证照办理成本,真正实现了“为民为企为项目”的服务宗旨。

处警聚合力为发展上保险

“没想到这么快就抓到了嫌疑人,2天内就帮我们追回了原料,没有耽误我们生产!”芜湖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宗先生,从芜湖市公安局火龙岗派出所领回从外地被追回的被盗工业原料时,对民警的办案效率赞不绝口。

此前该企业仓库丢失20多万元的原材料,110报警台接报警后,立刻启动涉企警情“一警三派”工作机制,在指派辖区属地公安机关规范处置的同时,向联系企业的公安机关责任领导、责任民警同步推送。“三管齐下”更高效,在多方配合侦查下,警方不仅把再次作案的嫌疑人当场拿下,更是在2天内将已经被倒卖的原材料追回,及时恢复了企业正常生产建造。

芜湖公安组织“警企结对”,先后为奇瑞、海螺等重点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对全市304家重点企业建立“包保企业名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利益、妨碍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涉及企业的案件“一警三派”,在指派属地公安机关规范处置的同时,向联系企业的县(区)公安机关责任领导、责任民警推送,并要求配合处警单位依法高效处置。情报指挥中心跟踪督办工作进展,直至问题解决。对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警情,加强与12345对接联动,推动源头化解,形成工作闭环,切实维护企业切身利益。

深化警企沟通联系,当好企业的“服务员”“护航员”。安徽公安围绕“为民为企为项目”20项措施,着力营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