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提能效促发展 安徽在行动】合肥蜀山区开办企业审批时限压缩至4小时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2-06 08:56:36

2月4日,立春。当天上午,合肥市蜀山区高质量发展暨“一改两为”推进大会召开,拉开了新一年继续奋勇争先的帷幕。蜀山区2022年度科技创新贡献十佳单位、专精特新十佳企业、服务业十强企业、商贸业十强企业等93名获奖企业家代表身披绶带上台领奖。记者从现场了解到,12位来自高校院所、知名金融机构、律所以及企业负责人被聘为蜀山区产业顾问,聚焦蜀山区产业体系实际发展需求,在决策咨询方面发挥作用。

去年一年为企业 解决诉求2439个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水、活力之源。合肥市蜀山区深入践行“一改两为”要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眼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精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据统计,去年,蜀山区建立为企服务平台——“蜀心办”,实现企业服务“一口收办、一屏通办、接诉即办、闭环管理”,办理企业诉求1045个,兑现助企惠企资金3.5亿元。

直击影响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该区还开展“优环境、稳经济”现场集中办公活动,走访、接待企业443家,解决办理公租房申请、融资贷款难等诉求789个。不断强化经济专班运行机制,摸排重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采用“红黄绿”三色调度,实行派单销号、并联处理、问题日清,2022年为企业解决诉求2439个。

开办企业审批时限压缩至4个小时

给企业减负,让发展跑出“加速度”。2022年初,蜀山区首次将市场主体登记工作下放至镇街及开发区便民服务中心,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小餐饮备案等业务可就近在基层市场监管便民服务窗口办理。

从企业“需求侧”出发,蜀山区深入落实“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持续深化企业开办“4+N”服务机制,全面落实“一网通办”,开办企业审批时限压缩至4个小时。截至2022年12月底,蜀山区实有市场主体总量236349户,同比增长13.3%,居合肥市四城区之首。2022年,蜀山区块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40.6亿元,同比增长约92.56%。

去年蜀山区还出台了《蜀山区应对疫情支持市场主体发展若干政策》,先后发布了两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单,实现“让政策找人、让数据匹配、让资金直达”,单个项目奖励标准最高达300万元。

“解决一个问题”转向“解决一类问题”

2月4日,记者从推进大会上了解到,12位来自高校院所、知名金融机构、律所以及企业负责人被聘为蜀山区产业顾问。蜀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顾问团队聚焦蜀山区产业体系实际发展需求,解决在技术创新、项目招引、人才引育等方面的难题,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发挥专家在决策咨询中的作用。”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2023年蜀山区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从“大厅办”到“掌上办”,从“多个门办一件事”到“一窗通办”,健全常态化闭环式解决问题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

该区还将推进片区建设,启动长江路以北片区15平方公里、9个微镇城市设计,努力把运河客厅打造成江淮运河百里画廊的璀璨明珠。并将推动天鹅湖商务区提质扩容,启动十八岗小区拆迁,推动十五里河改线,加快红四方地块上市,为高端商业和服务业集聚拓展空间。

暖民心,见行动。据介绍,该区将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新改扩和续建中小学、幼儿园28所,提升现有16个城市阅读空间的运营服务水平,启动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100%达标。

(陈晨 詹伟伟 朱琛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