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丁德芬:倡建示范园助推全社会家风建设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2-13 09:09:17

丁德芬,安徽省池州市国道206东至超限超载检测站副站长,高级经济师。在东至县乃至池州市,她更是一名“中国好人”,十几年如一日践行公益,发起创立“东至公益志愿者协会”,个人参加志愿服务近万小时,无偿献血4500CC,还组织、参加300余场公益活动,帮扶困难对象成千上万。作为一名来自基层、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即将召开的2023年全国“两会”上,她将重点关注家风文化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司法为民等相关话题,并带去具体建议。

倡建家风文化示范园

助推全社会家风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纪委网站曾集中推出了100期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对“正党风、促政风、塑民风”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安徽省东至县周氏家族(即近代周馥、周学熙家族)“崇儒尚德、培心正业、清慎开明、勤俭乐济”的优良家风,是向全国推广的优秀家风文化典范之一。

“希望能有一个载体,让东至周氏家风成为池州市、安徽省,乃至全国的一张靓丽的家风文化名片。”兼任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丁德芬告诉记者,自己作为东至人,与家乡的家风文化志愿者共同参与了东至周氏家风文化的挖掘、研究与弘扬,汲取家风营养。

她表示,全国各地在家风建设上作出了不少积极探索,包括设立家风馆,举办家风讲座和论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风传承活动等,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至县深挖东至周氏家族的家规家训及家风文化,通过展馆展示、设立家风研究基地、举办系列家风学术活动等形式,使周氏家风文化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形成了区域性的家风文化品牌及影响力。当地及周边的干群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彰显了东至县及周氏家族在传统家风传承和当代家风建设方面的示范性。

“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和每个家庭开展家风教育需求,集中、形象且生动具体地展示好家风,实现家风教育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记得住,让好家风走进亿万家庭,我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以周氏家风文化为依托,在安徽东至建设家风文化示范园,全面展示周氏家风文化及更多优秀的家规家训文化,打造融‘干部教育、学生研学、全民汲取’为一体的家风体验平台,助推全社会家风建设。”丁德芬说。

建议将安徽检察品牌

“温暖控申”推向全国

“除了关注家风文化建设以外,今年全国两会我还打算带去另一份建议,是在全国检察机关推广安徽检察‘温暖控申’品牌,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丁德芬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2022年10月底,丁德芬受聘成为池州市人民检察院首届听证员之一。据介绍,早在2017年,东至县人民检察院着手培育出了“温暖控申”品牌。自2018年起,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将“温暖控申”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安徽版,在全省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温暖控申”品牌创建工作。去年开展深化“温暖控申”亮面建设“431”行动——即狠抓“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控告申诉案件办理,司法救助等四项工作;立改12309检察服务中心服务环境、服务方式、服务作风等三项服务;压实“一把手”检察长的工作责任。该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温暖控申’品牌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彰显人文情怀,着力服务基层,同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丁德芬表示,检察机关践行 “暖民心、顺民意、维民权、释民惑”,创造性地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安徽省三级检察院把群众的每一次来信来访当作“大事”来办,严格办理群众控告申诉,着力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我是一名基层交通人,虽然今年没有来得及准备相关建议,但在今后的代表履职工作中,我将更多地去听民声、汇民意,建言献策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丁德芬表示。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图片由丁德芬提供)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