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脚踩着泥土的时候,我的内心才有力量。”2月11日下午,“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安徽实践”集中采访团一行走进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忠陈村,听全国人大代表、忠陈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惠贞讲述忠陈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1977年出生的刘惠贞怀揣着对家乡的依恋和守业的梦想,扎根乡野,服务百姓,先后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安徽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谈起刘惠贞,忠陈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都赞不绝口:“刘书记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都以她为学习的榜样。”
自2018年任村党组织书记以来,刘惠贞结合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积极鼓励引导本村大学生和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先后成立多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4120亩,已初步形成了良种繁育、花卉苗木、规模养猪场、养鸡场等产业基地。同时,还建成了100亩特色蔬菜大棚种植示范区和380亩葡萄种植基地。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刘惠贞带领村两委创新发展思维,积极寻找发展路子,广泛走访了解贫困户所需,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等方式,为忠陈村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20年,为解决村内留守妇女再就业问题,刘惠贞申请产业专项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将原老村部改造成立忠陈村服装厂,带动村民就业38人。服装厂成立首年,就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注入了36万元的资金。目前,该服装厂已经开设了第二家分厂,可再带动40余位村民就业。
“当初开设服装厂,就是希望村民在接送照顾孩子之余可以赚点零用钱填补家用。”刘惠贞告诉记者,目前该服装厂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以计件形式结算,技术较为娴熟的村民一月可收入三四千余元。
“我现在就想脚踏实地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刘惠贞表示,未来,她将继续激活产业、留住人才,与村民同心协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