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考古又有重要发现。2022年,考古人员对明中都内金水桥(又称内五龙桥)进行了发掘,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午门马道北侧首次发现连廊,成为补全宫城中轴线布局的关键发现。
明中都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家乡依礼制建造的理想都城,被认为是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本”。其在“功将完成”时罢建,留下了诸多待解谜题。2015年起,为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相关课题研究,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山东大学等合作,对明中都遗址进行了持续、系统的发掘。2021年,考古人员在前朝区核心宫殿基址的发掘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廓清了明中都前朝主殿及附属建筑的布局,终结了40余年来的猜测和争论。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也因此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明中都考古并未停下脚步。202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度联合故宫博物院、凤阳县文物管理所对明中都内五龙桥、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等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重要进展。在对内金水桥五座桥中的西边桥进行发掘时,考古人员发现,其桥体为砖石结构,“三券三伏”砌法、桥旁河道驳岸包砖方式等都与外金水桥基本一致。该河段河道宽度较外金水河道该部位宽阔得多,也体现出更高的规制。
前朝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的发掘明确了其台基分布范围,增进了对前朝宫殿区建筑布局的整体认识。其与主体宫殿后殿西侧连廊和附属建筑一道,在整体布局上与北京故宫的前朝区宫殿布局十分相似,为研究自元至明清的宫殿布局演变提供了极佳的材料。
考古人员还在午门马道遗址发现了连廊,这也是本次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凤阳明中都考古发掘领队王志介绍,午门马道连廊在过去的调查和勘探中从未发现,也是补全宫城中轴线布局的关键发现。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潘琛琛
(图片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