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后腰椎骨折,身子不能翻身,医生巧用“骨水泥”撑腰。“真没想到95岁高龄了,还能做手术,而且手术效果这么好康复得这么快!”日前,95岁蒋奶奶的女儿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骨二科医护团队连连道谢。目前,蒋奶奶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近日,家住合肥瑶海区的蒋奶奶不慎跌倒后腰部疼痛,不能翻身、站立、行走,躺了几天也未见好转。经诊断为“腰椎(L1)新鲜性压缩性骨折”。腰椎骨折,既往又有中风偏瘫、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心肺功能也不好,像这样的高龄患者,基础病多、骨质疏松严重,如果常规行保守治疗,需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个月。长期卧床极有可能出现压疮、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对于高龄老人来说,一旦出现相关并发症则可能致命。骨二科科主任、孙奎主任医师介绍,“回顾蒋奶奶的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其高龄,又有多种伴随疾病,对其病情仔细分析、讨论,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认为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最佳治疗方案。”
术中填注骨水泥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俗称“骨水泥注入微创术”,医生通过X线透视定位找出骨折的椎体,只在皮肤上做一个3毫米的小切口,然后用穿刺针通过这个小切口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具有“精准、微创、恢复快”等优势。
据介绍,骨水泥是一种骨的粘固剂,固化后外观特别像建筑、装修用的白水泥,所以有这个通俗的名字,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医用骨科材料,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过程中,通过向骨折的椎体注入骨水泥可以快速止痛,强化稳定椎体,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2月10日,骨二科副主任医师张芬在麻醉科与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为蒋奶奶实施“骨水泥”注入微创手术。手术共用时20分钟,手术全程老人意识清醒。术后6小时蒋奶奶即可在床上翻身自如,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
张芬提醒,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由于骨量降低、脆性增加,常出现生活中一些小事情如提东西、弯腰、轻微地咳嗽等,就可能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因此,老年人要加强预防,掌握防摔倒知识,穿合适的衣服、防滑鞋,选择合适的助行工具,做好地面防滑处理;起身、下床、行走速度放慢,避免搬提重物,如厕使用扶手,减少跌倒风险;多晒太阳,适当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戒烟、限酒,减少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的摄入量;合理膳食加强营养,补钙、维生素D,规范防治骨质疏松症。
张芬 王津淼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