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提取只需5秒 合肥蜀山区全省首创档案“电子平台”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04-05 15:14:40

每份档案将附上“电子芯片”,提取档案只需要5秒。 记者从合肥市蜀山区人社局获悉,该区在全省首创档案“电子平台”,查档、提取等相关业务仅需5秒即可完成,有效解决办事居民“多地跑”“来回跑”等堵点难点问题。系统正式上线后,预计每年将为蜀山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5000多人次便捷服务。目前,60%以上档案已电子化。未来,市民或可通过皖事通点一点,即可一键查找档案归属地。

据介绍,蜀山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档案库房,免费保管大量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档案5万余份,一旦碰到出具证明、退休待遇核定等,都需要档案佐证。

原先查找档案耗时较长

工作人员整理纸质档案

“这些档案跨越四五十年之久,档案纸张存在脆化、笔迹颜色减退等现象。”该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档案内容涉及到居民工作变迁等各类信息,特别与退休待遇紧密相关。

蜀山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研发了“随心办”业务平台,实施档案电子化工作,对所有在册档案进行统一整理、批量扫描,保障档案记录的完整和统一,防范因时间问题,档案出现风化、损毁等,导致居民退休办理、待遇领取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据介绍,档案管理平台包括工作、政审、学籍等10大类别,开发了检索查询、档案库房管理等多种实用功能,实现了档案中所有信息“应录尽录、能查尽查”。该负责人介绍:“过去,对于部分难度大、时间久远的档案,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成查档,如今只需5秒就可以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定位检索结果。”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加工现场

工作人员正在录入电子信息

据介绍,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员档案里的信息登记与身份证年龄互相矛盾,直接影响退休手续办理。“根据人社部规定,我们对所有在册档案年龄进行重新认定,将身份证和档案年龄相结合,确定退休年龄计算依据,以确保退休年龄的准确性。”

“目前,在库的档案超过60%都已经电子化。”该负责人介绍,每个人档案中的信息都通过扫描进入系统,关键信息人工录入,便于检索统计。“将于4月底前完成全部信息录入工作。完成后,每份档案将附上‘电子芯片’。”

人社综合服务窗口

市民办理退休手续

据介绍,通过“随心办”平台,蜀山区将退休人员居住地信息、档案材料进行电子化确认,就业、政审、社保转移、异地参保等情况都可以一键调取档案。下一步,蜀山区人社局将与数据资源局等部门协调,将“随心办”服务平台纳入皖事通服务目录,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轻松查询档案存放地与档案年龄。

此外,该平台后期还将与公安、民政、教育、卫健等业务平台无缝对接,为省内异地查询、资源共享等提供便利,并结合数据优势有效保障社保基金安全。

(张竹繁 孙雨静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