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芜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暨推进“六稳”工作指挥部获悉,芜湖市将推动全市目前闲置的健康小屋服务以健康服务和公益服务为主,兼顾便民服务、商业经营两方面进行转型改造。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健康小屋将向健康服务、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三大方向转型改造。转型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展小屋服务范围,创新小屋服务内容,促进小屋在健康服务、公益、商业等领域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健康小屋将转型改造,以健康服务和公益服务为主,兼顾便民服务、商业经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健康小屋服务转型方向以健康产业为主,二代小屋优先,不少于50%健康小屋转型健康服务类,结合属地实际情况,提供更多便民服务。此外,健康小屋还将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延伸点、健康咨询和宣教服务点、医保服务咨询点、紧急救援服务点等方向进行转型改造。
“先锋驿站阵地”“微型消防站”“街头书吧”,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部分健康小屋将往以上这些公益服务方向转型改造,立足“便民、利民、惠民”理念,为市民带来更好服务;健康小屋作为社会公共资源,部分健康小屋会通过公开对外租赁方式,委托第三方统一运营管理,转型改造成旅游便民零售点、预制菜售卖点、便民服务点、企业产品展示点和其他商业服务点五大商业服务类型。
目前,芜湖市健康集团已将健康小屋全部交由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属地统筹管理。4月底前,各属地主管部门将完成公益服务类及商业服务类健康小屋的服务转型工作。相关部门根据健康小屋转型服务方向,给予相应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确保尽快落实健康小屋转型服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退出机制。
据介绍,健康小屋健康服务类由属地卫健部门统一管理,保留健康小屋标识不变,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和物资储备工作。其他类由属地城管部门或由区指定专门部门统一管理,落实小屋消防等安全工作,并建立健全“平急转换”工作预案。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实习生 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