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周五,合肥天气阴沉。凌晨6时40分,城市的早高峰还没有真正到来。合肥市三孝口交警岗亭,徐佩勇早已忙碌开来。将卫生打扫干净,整理好内务,再把开水烧好,好让同事来了就有热水喝。“之前这些事都是队长主动承包,现在他不在了,这个传统不会变。”徐佩勇口中的“队长”叫做华杰,3月16日12时许,华杰在执勤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倒在了自己心爱的岗位上,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生命定格在51岁。
“他不肯走,是舍不得”
华杰生前系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庐阳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自1996年入警,华杰的从警生涯就是从一段道路到另一段道路。但无论在哪,为交通参与者、出行市民保驾护航,在车水马龙中留给匆匆而过的司机专注指挥的背影,一直是华杰最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都知道一线交警很辛苦,27年来,华杰却坚持留在路面一线。尽管在职业生涯中有数次调动岗位的机会,但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留下来看着自己守护的“安徽第一路”变宽、变亮;看着路边一株株小树长成碗口粗的行道树;看着一群群孩子从入学到毕业……而他自己,也从“民警小华”变成了群众交口称赞的“华队长”。
“(他)不肯走,是舍不得。舍不得干了这么多年,和老街坊、老同事们的这份感情。”一起共事多年的庐阳大队教导员杨斌这样评价自己的这位老战友。
“特别热心肠、特别好沟通”
华杰所在的一中队辖区地处庐阳区中心地段,安庆路第三小学、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南门小学(桐城路校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长江路门诊、合肥市妇幼保健院等学校、医院林立,加之区域交通路网复杂,轨道交通五号线等重点工程正在建设,存在巷多、人多、车多、交通高峰点多、交通施工多等“五多”特点。
“他6点多就到岗了,非常能吃苦。”每周一早上,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副校长王燕都会比平时早一点赶到学校,而华杰已经在学校附近开始执勤了。这个“早早班”,王燕来学校3年,就看到华杰风雨无阻在岗3年。
“老城区停车位比较紧张,有些居民周末会把车停在校门口附近,周一上学还未及时驶离。华队每次来到现场后,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车主尽快驶离,不是贴张罚单就了事。”让群众在法律的刚性之外感受到另一种温度,这是华杰一直秉承的工作理念。
刘晓君是中财集团合肥金融广角的员工,作为招商引资企业,她所在单位负责重新开发位于环河路与长江路交口的中财大厦。华杰了解到刚入驻的企业还面临一些难题,于是,忙前忙后帮着车辆办理登记手续、协调解决单位停车难题......
“华队是我来单位后,接触的第一位警察,也是一个特别热心肠、特别好沟通的警察,有难事找他,他一定会尽心帮你。”
“是好民警,也是好爸爸”
华杰的离去让亲友们陷入了深深的痛楚,当时意外发生后,接到单位打来的电话,妻子岳娟心里隐隐有了预感,她把小儿子托付给邻居,急匆匆往医院赶,但还是没能见到丈夫最后一面……岳娟一次又一次呼唤着华杰的名字,多希望丈夫只是睡着了。
华博昂是华杰的大儿子,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虽然出生在警察之家,但在自己的印象中,父亲从未刻意引导他加入公安队伍。但华博昂还是对警察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和热爱。高中毕业,他选择了报考警校。在蒙城路的老房子里,还摆放着华博昂入学第一天和父亲的一张合影。照片里,父子俩笑得都很开心……
“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很高,穿上警服,没有人能伤害他。”可在殡仪馆,见到父亲静静躺在那里时,华博昂才真正意识到,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等弟弟长大了,我会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平凡但受大家尊敬、怀念的好爸爸。”华博昂坚定地说。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