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孕妇存在“碘缺乏” 合肥疾控提醒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5-15 17:05:16

“合肥近40%的孕妇尿碘水平不足,这不仅可导致孕妇甲状腺发生病理性改变,还会对胎儿脑发育造成不利影响。”202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当日上午安徽省卫健委、合肥市卫健委及疾控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宣教活动,记者从合肥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专家提醒,在没有特殊医嘱的情况下,市民应该食用加碘盐。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历史上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局部地区甲状腺肿患病率平均曾达53.7%。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2000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截至2022年,已连续37年未发现新发地方性克汀病病例。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合肥市疾控中心消毒杀虫和地方病防治科卫生医师刘志伟介绍,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

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妊娠期和哺乳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但生活中,很多孕妇为了防止水肿,或在一些“伪科普”文章的影响下,自行减少了盐的摄入,而造成了碘缺乏。刘志伟介绍,监测显示,2022年合肥市近40%的孕妇尿碘水平不足,较2021年的35.5%有所上升,“这不仅会导致孕妇甲状腺发生病理改变,也会对胎儿脑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刘志伟提醒,孕妇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因此在饮食上除了食用碘盐外,还应多食用鲜海带、干紫菜、带鱼等富含碘的食品。

“现在很多爱上网的人,进入‘网红盐’、‘无碘盐’的误区。”合肥市盐业公司食盐健康专家方岩介绍,目前电商平台上有很多玫瑰盐、蓝盐、灰盐等,价格高昂,一些西餐厅还有食用粉红盐等,“可以说是智商税,这些高价网红盐大多含有沙粒,甚至矿物质、重金属等,不能食用。”方岩介绍,根据国家标准规定,食用盐应该是白色、无异味、没有任何异物的。

此外,很多市民误以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与加碘盐有关系,于是盲目购买无碘盐。“其实没有关联,碘足量和过量是甲状腺结节的保护因素,碘缺乏才是危险因素。”方岩介绍,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表明甲状腺癌与碘盐有关系。

“应该科学补碘,健康饮食,减盐主要是减钠,而非减碘。”方岩介绍,若有医嘱要求吃无碘盐的,可以购买带有绿色食品标识的无碘盐,没有特殊医嘱的情况下,应该食用加碘盐,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5克,高血压、孕妇、老年人可以食用加碘低钠盐。

(邱向峰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