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咬了一口 六安69岁大妈命悬一线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5-17 15:27:41

不明原因发热十几天,多脏器衰竭,血小板骤降到正常值的一半以下。近日,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接诊了一例重症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患者,传播此病的原凶是小小的蜱虫。

六安市金安区一老人今年69岁,平时身体硬朗。4月底,她毫无预兆地开始发烧,手脚也没什么力气,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并未好转。家人把老人送到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就诊,检查发现其血小板的单位值降到40,而健康人的单位值则在100以上。患者同时存在心肌、肝脏、胰腺、肾、肺、神经系统多器官损害,因呼吸衰竭加重送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 

“很可能是新型布尼亚病毒,夏季是高发季节。高热和血小板骤降也是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典型症状。”接诊医生对老人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诊断结果为阳性,老人果然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

与时间赛跑, 是救治重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关键。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抗病毒,液体复苏,输血浆,该院重症医学科团队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目前患者病情已有改善,还在进一步治疗中。

“我们几乎每年都救治被蜱虫所咬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病人,今年已经接诊了十余例,患者都有明确的蜱虫接触史。”该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尹华发介绍说,被蜱虫叮咬后大多数人会引起过敏或发炎等症状,一般较轻微,因此不必恐慌。

发病取决于蜱虫是否“带毒”——携带病原体。蜱虫体内可有多种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如新型布尼亚病毒),只有被少数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叮咬后才会发病,有基础疾病及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重症。

“该病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区,患者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为主,蜱虫叮咬是其主要传播途径。目前已进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高发季节。”尹华发介绍,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多器官功能损害,该病轻症患者多可自愈,重症患者常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临床上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尹华发建议,外出劳作、游玩时最好选择长袖长裤,进入植被茂密地带需紧扎袖口,尽量减少皮肤的暴露。回家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洗澡,重点关注腋下、后背、脖子等隐蔽部位。

尹华发提醒,若近期有田间、林间作业史,或者有虫咬伤经历,并出现发热、乏力、浑身酸痛等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付艳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