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5月2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着力改善野外扬子鳄生存环境,加强对野外扬子鳄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目前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已超过1000条,去年孵出幼鳄372条,再创历史新高。
安徽省林业局副局长张令峰介绍,近年来我省着力改善野外扬子鳄生存环境,生态修复核心栖息地263公顷,进一步扩大了野外扬子鳄适栖范围。加强对野外扬子鳄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在保护区全域开展野外巡护,年均累计巡护1.2万余次、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联合属地职能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巡护执法,齐抓共管,及时处置和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区GIS监管平台如期建成投入使用,运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科技设备提升保护监测水平。
我省持续开展扬子鳄野外放归和野外种群资源调查工作,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目前扬子鳄野外稳定种群数量已超过1000条。2022年,监测到野外扬子鳄产卵26窝602枚,孵出幼鳄372条,再创历史新高,显示了野外种群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做好扬子鳄野外种群保护复壮的同时,安徽不断加强扬子鳄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和繁育设施的建设。扬子鳄繁育中心目前建有饲养池73个,繁殖种群养殖塘口12处,年繁殖能力在1000条左右。2021年,为探索扬子鳄就地越冬饲养模式,投入资金1600多万,建成约2.39公顷、容纳2000余条成年扬子鳄就地饲养越冬的基础设施。
在系统总结扬子鳄人工繁育技术的基础上,我省发布了我国首个地方标准《扬子鳄饲养繁殖通用技术标准》,填补了扬子鳄繁育技术领域的空白。2021年,《扬子鳄规模化人工繁育精细化管控技术》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张令峰表示:“人工繁育技术、设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确保了扬子鳄种质资源的安全,为扬子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