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让老师带你去上信息课。”在芜湖市三山中心小学一年级(2)班教室门口,两位老师紧紧抓住伍潇然的轮椅,用力将他抬了起来,一直“搬运”到了三楼,信息课结束后,两位老师又合力将他抬回到了一楼的教室里。
伍潇然从小身患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全身肌肉无力,无法行走,不得不坐在轮椅上上课,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校园里快乐求学:他上身与手部力量都很弱,自己拿书都有困难,从一开始,学校便同意了家长跟班陪读,教室的一角,潇然家人默默陪伴的身影已成一道特殊的风景;今年,伍潇然即将升到二年级,教室本要换到二楼,为了照顾这名特殊的学生,学校决定这个班级的楼层未来都不再进行改动,当老师将这个消息发到班级群,所有家长异口同声的“支持”;学校还预备对这间教室进行无障碍改造,以便为未来几年潇然的活动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除了在教室和校园诸多设施上留心之外,老师们更注重对伍潇然心理的关爱。潇然刚上学那会儿,一下课,同学们往往“呼啦”一下都跑到教室外去玩了,但只要有同学还留在教室里和潇然玩,就会得到老师的鼓励,时间长了,同学们形成了习惯,任何时候任何事,都不会忘记坐着轮椅的潇然,越来越多的同学下课后会围在潇然的身边,和他一起游戏;潇然的作业完成得好,老师便常常在班级群点名表扬,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为了帮助潇然锻炼呼吸能力,老师特别安排了潇然在早自习中带同学们领读。
集体的温暖也激励着潇然更努力地学习,努力做优秀少年。他被评为“三好学生”,在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即将到来的六一联欢中,潇然还将和全班同学一起上台表演,唱响《春天在哪里》。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祁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