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人呀,赶紧拨打急救电话!”5月8日下午,91岁的韩大爷下楼散步时突然倒地不起,周围邻居及时发现并拨打了急救电话,此时,老人已成昏迷状态,情况十分危急,120一路疾驰,将老人送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平路院区。5月30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市二院采访中了解到,经过16天的精心治疗,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在家属的搀扶下已经能自行走出病房。
“我们立即启动卒中救治流程为老人开启绿色通道。此时的韩大爷昏迷,双眼右向凝视,左侧肢体偏瘫,NIHSS评分高达37分,家属赶到医院时,韩大爷已经完成了相关的检查和病情评估。”作为韩大爷的主治医生,神经内科副主任贺军介绍说,“从家属口中我们得知,老人虽然高龄,但一直觉得身体还算硬朗,平时服用利伐沙班预防栓塞。结合房颤病史,考虑右侧半球的心源性脑栓塞。”
诊断虽然明确,但该类疾病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患者严重卒中,且服用的利伐沙班属于新型抗凝药,静脉溶栓治疗并不适用于韩大爷。要想使老人死里逃生,只有尝试急诊手术才有机会成功,但此时的“颅内取栓”如同“火中取栗”。经与家属沟通后,神经内科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以最快速度为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确认为右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神经内科介入团队采取支架拉栓联合导管抽吸的方式,血栓被顺利取出,一次性再通血管成功。
记者了解到,术后经过医护团队精心治疗,老人逐渐意识清醒,也慢慢可以自主进食,偏瘫肢体逐步改善。16天后,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在家属搀扶下自行走出病房。5月24日临出院时,家属向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谢谢你们的辛苦付出,给我父亲第二次生命。”据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夏明武介绍,急性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每延迟一分钟开通闭塞血管,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因此,第一时间规范救治格外重要。
目前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合肥市二院作为合肥市卒中地图单位、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通过绿色通道进行静脉溶栓、桥接取栓等急诊操作,并常规开展脑血管造影,颈动脉、椎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等,为患者赢得生机。(朱沛炎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