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三角优质菜园子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6-05 08:16:07

  近日,记者走进蒙城县兴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5号玻璃温室,室内高高挂起一个显示屏,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数据一目了然。

  “玻璃温室是基于农业温室环境的高科技智能温室,蔬菜全部采用椰糠无土栽培模式,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让室温保持恒定,水肥一体化系统根据数据分析提供适宜的水和养分,正压通风系统送来二氧化碳。”兴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办公室主任戴晓伟告诉记者。

  据介绍,园区一期项目总占地550亩,其中的高科技施工农业蔬菜瓜果生产区,含智能化玻璃温室、连栋薄膜温室、日光温室。高科技育苗生产区兼具科研和生产两种功能,在满足园区育苗的同时向外输送种苗。

  “园区种植的有西红柿、彩椒、水果黄瓜等,现在每天出售西红柿约20吨,水果黄瓜约8吨,主要销往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地区。”戴晓伟说。

  近年来,蒙城县着力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优势,以安全绿色食品积极对接长三角高端市场,当地特色农产品找到了新出路,传统产业也焕发新生机。

  分拣、冷藏、装箱、运输……在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刘娟种植合作社,记者看到制冰机不停运转,工人们忙着给西蓝花装箱打包。

  “现在天气炎热,为了将新鲜西蓝花送到各地餐桌,打包时会在每个箱子里放入冰袋。”双鹿村党委书记刘娟介绍,目前有2600亩西蓝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从种子选择到田间管理,都按照要求规范操作,采用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进行浇水施肥,产出的西蓝花品质优良,销往上海、浙江等市场。

  据介绍,双鹿村西蓝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是安徽省第二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双鹿村在以西蓝花为主导的蔬菜产业发展上,面向沪苏浙市场,逐渐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为引领,多样养殖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模式。

  “我们还与上海清美集团签了种植订单,共同打造清美集团蒙城蔬菜种植基地。”刘娟说,基地采取指定品种、标准生产、订单种植、直供直销模式。(记者 鹿嘉惠)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