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年仅54岁的霍邱县人民法院原一级法官丁庆武突发疾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霍邱县很多干部群众闻讯自发前来为他送行。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一个人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才会在猝然离世后被人深深怀念?
丁庆武生前(中)接受群众送锦旗
司法工作是他一生的热爱
1989年,22岁的丁庆武怀揣着法官梦考上了霍邱县法院,有时候,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梦想和信仰,选择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苦旅。这句话对丁庆武来说尤为贴切。
他从书记员干起,成长为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再到一级法官、四级主任科员,33年来一路风雨兼程,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丝毫未减。
“法院在老百姓心中意味着公平正义,咱们做裁判要判得明明白白。”丁庆武这样说,也这样做了。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高中毕业的丁庆武坚持自学,很快成了院里的业务骨干。
2018年的一起交通事故,丁庆武的脚部骨折,伤情刚稳定,他就拄着双拐去上班。领导劝他多休息,他却说:“我闲不住,手头上还有许多案子在等着我呢!”在谈到丁庆武时,同事们嘴里说得最多的是“他对审判工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
为民办事是他肩上的责任
2006年10月,霍邱县委为了帮助贫困村发展,丁庆武被抽调到曹庙镇双桥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一年四季骑摩托车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在县委组织部的查岗登记中,他总是满勤记录。
丁庆武将自己身上仅有的200元给了生活困难的村民王德英;双桥村原村主任生病时,丁庆武倾囊相助……而丁庆武自己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小孩上学,爱人下岗,他的工资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每当接受他经济帮助的人感谢时,丁庆武总是乐呵呵地说,“这没啥,我毕竟有工资呢!”
为了改善村里通行条件,2009年,丁庆武四处奔波争取资金55万元,为村里修起了水泥路,还为村小学专门修了1公里砂石路,解决了学生雨雪天上学难问题。
丁庆武处处为群众着想,在村里工作的3年多时间里,走访时即便到了吃饭的时间,他也坚持回村部做饭吃,有时工作太晚了,就泡方便面充饥。
正直清白是他做人的准则
“我爸爸经常对我说,当法官一定要公正,这样才能对得起肩上扛着的天平。”丁庆武的女儿回忆。
丁庆武办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发现被执行人张某有工资收入,名下还有房产。在反复多次劝导无效情况下,丁庆武依法冻结了张某的工资账户。此时,张某动起了心思,电话提出要登门拜访表表心意,丁庆武当即予以严词拒绝。
张某见丁庆武软的不吃,就来横的。张某威胁说,如果不解除冻结,第二天就去法院让丁庆武承担自己的生活费。丁庆武当即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没想到张某破口大骂,并恐吓丁庆武要好自为之。丁庆武没有畏惧,并对张某采取强制拘留措施,及时保障了胜诉人的合法权益。这只是丁庆武办理众多执行案件中的一件,他说绝不能让生效裁判成为“一张白纸”,伤了当事人的心。
舍己为公是他不变的情怀
霍邱县城一处老旧的房屋便是丁庆武的家,这房子还是他多年前从岳父手中买来的,地理位置较偏,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装潢。妻子胡向英是粮站下岗职工,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在家待业,尽管生活拮据,丁庆武却从未向组织要求过什么。
丁庆武姐弟四人,他与父母离得最近,却因为工作太忙,时常在家人最需要的时候缺席。父母生病他不能床前尽孝;女儿高考他未能亲自接送;妻子没有工作,他也没有用手中权力去谋一个好岗位……他心中常常充满了愧疚,但当一起矛盾纠纷成功化解、一笔标的成功兑付,当事人由衷感谢时,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丁庆武走了,他走得很匆忙!他很平凡,普通的就像夏夜的一只萤火虫,可他却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祁涛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方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