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大黄山”,逐梦在徽州!
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6-26 11:04:42

6月17—18日,“烟雨梦徽州 人文大黄山”媒体带你去旅行活动(暨“安徽人游安徽”媒体带你去旅行活动第三期)启程,采风团畅游宣城、池州、安庆、黄山四市,沉浸式体验了“大黄山”的无限魅力。

“安徽人游安徽”媒体带你去旅行活动有多火爆?新浪微博相关话题#媒体带你游安徽#阅读量超1.2亿,全网累计发稿三百余篇(条),600余位读者粉丝、媒体记者、旅游达人参与活动,他们用相机、手机记录下沿途美景,又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各大门户网络平台传播开来……一系列亮眼数据见证了活动的破壁出圈,促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圈内圈外高频互动、媒体景区双向发力,使得“安徽人游安徽”热度不断,不妨跟记者一起来看看吧!

宣城:文房四宝 徽韵匠心

一笔,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一画,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采风团一行走进宣城,沉浸式游览了这幅宣纸上的山水画卷。

十里查济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步入查济,粉墙黛瓦的江南风情将大家深深吸引。

微信图片_202306182137147

微信图片_202306182137144

泾县查济古村(摄影师@冷子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追寻诗歌的印迹,来到桃花潭,李白诗中的送别场景跃然眼前,在烟雨迷蒙中煽动心弦。

微信图片_2023061821371412

泾县桃花潭风景区(摄影师@冷子璇)

04cb3c61b5c0cdbe1b36c63281acd7d

泾县桃花潭风景区(图片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踏入中国宣纸文化园,古朴素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微信图片_20230618213735

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摄影师@冷子璇)

采风团员们来到了“三丈三”巨宣制作车间,“三丈三”是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纸。车间里特制的巨大竹帘,要44人才能抬起,让摄影记者都惊叹不已,直呼“真是太壮观了!”

微信图片_202306182137357

“三丈三”巨宣制作车间(摄影师@冷子璇)

    在宣纸技艺体验园,可以体验捞纸的神奇过程。“宣城的文房四宝IP非常值得挖掘,它能让刻板的观光旅游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中国宣纸文化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微信图片_2023061821373511

宣纸技艺体验(摄影师@冷子璇)

都说“要访宣笔,必到黄村;到了黄村,必访‘三兔’”,探秘文房四宝自然不能错过三兔宣笔厂。

微信图片_202306182140143

泾县三兔宣笔厂讲座(摄影师@冷子璇)

在研学教室的讲座上,跟随制笔师傅的指导,了解一支笔的前世今生,亲眼见证“妙笔”如何“生花”,亲手制作三兔宣笔的乐趣更是妙不可言。

微信图片_202306182140145

微信图片_202306182140152

宣笔制作体验(摄影师@冷子璇)

当天,宣纸+宣笔的制作体验,收获了采风团一致的好评点赞。“文房四宝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怀,这样的项目很有纪念意义。”一位自媒体达人如是说。

池州:牧童遥指处 诗意杏花村

一池山水,千载诗城。六月半夏,正是万物绚烂时,采风团趣游池州,阅尽水墨江南。

杏花村不愧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坐上小火车随意走一走,诗意俯拾即是。杏花村坊、桑柘门、文选阁、焕园、秋浦亭、杏花亭……处处人文遗迹,引得大家赞叹连连。

0S2A9328

0S2A9317

0S2A9386(3)

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摄影师@吴承江)

悠悠夏日只此青绿,仰首是清新的蓝,四周是怡人的绿,呼吸是沁人的甜,一切都在告诉大家,“天然大氧吧”石台到了。

“五彩烂然,苍碧错列,奇不可尽述。”采风团走入蓬莱仙洞,9000多万年历史,长达三千余米的神奇洞天,让人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0S2A9446(1)

0S2A9472(1)

石台县蓬莱仙洞(摄影师@吴承江)

0469aa06fc6cf74f25326d761d0941d

石台县蓬莱仙洞(摄影师@陈冬冬)

醉山野,特别富有诗意的名字。美丽的峡谷因瀑布流水而灵动,热情的游人因山野风光而陶醉。“没想到池州的深山里竟然藏着这样的美景!”他们说。

0S2A9405

0S2A9428

石台县醉山野黄崖大峡谷(摄影师@吴承江)

“牯牛降是池州夏天一定要来的!”当地的一位媒体记者说。在这里,夏日的炎热已全部消散,戏水、纳凉、捞鱼、打水仗……一片片欢声笑语,荡漾在翡翠般的碧波中。

0S2A9566

0S2A9596

0S2A9618

石台县牯牛降(摄影师@吴承江)

   石台的两大特色,除了“负氧”,就是“富硒”。走进西黄山富硒文化展览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是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全县99%的土地富含硒,适合体验一番康养慢生活。”

0S2A9659

0S2A9665

石台县西黄山富硒文化展览馆(摄影师@吴承江)

当下,池州正迎来“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主题活动暨来池购(Let's Go)池州民宿美好生活季,一起来“宿”在池州,“寓”见诗意,清凉戏水,富硒康养吧~

安庆:畅游天柱 纵歌黄梅

    一戏宜城,山水安然。采风团来到安庆,在悠悠夏日中,寻找处处“有戏”风景。

松奇、石怪、洞幽、水秀,天柱山的每一片石,每一株松,或如温玉翡翠,或如水墨画彩,千变万化,引得游客、采风团成员纷纷举起手中镜头。

微信图片_20230618231235

天柱山风景区(摄影师@熊志伟)

76de47821ec634f74a75bbf77f5c546

天柱山风景区(图片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听一曲黄梅戏,才不枉到了黄梅故里。“黄梅戏非常适合学习,曲调婉转流畅,声声入耳。”一位文旅达人说,“人人都会唱几句,连游客也是。”

498fbcc9c5b4b5b8002f78025a6aa6d

黄梅戏经典唱段《打猪草》(摄影师@陈明)

走进痘姆古陶传习基地,了解国家级非遗——“痘姆陶器烧制技艺”的神奇,体验陶艺制作“泥来泥往,玩的都是土豪”的乐趣,领略“只可遇见、不可预见”的窑变之美。

88ba215ede20d9b3aa23ac1f75906b8

b9b03e42e7b509e6fb92aa30d29d3a5

痘姆古陶传习基地(组图)(图片来源:潜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黄山:醉美黄山 寻梦徽州

唐诗宋词的诗意徽州、水墨写意的秀美山水,采风团走进黄山,寻一个烟雨徽州梦的答案。

想探寻静美如画的徽派村落,感受千年徽文化的人文底蕴,那就来宏村。树木繁茂、湖水清莲、拱桥如虹、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宛如一幅田园画卷,走入了采风团员的心里。

c76d5ef761c15a0e0a905e675382d3f

宏村景区(图片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扎起来的“鱼”,舞起来的“灯”,制一盏鱼灯,在宏村游老街旧巷,追忆别样童年乐趣。“这是我们的体验类产品,很受欢迎。”宏村研学课堂负责人介绍,未来还将开发创新兴趣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与游客一同推广“大黄山”非物质文化。

e852acb66441c45edd6b2ee4650184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图片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想夜游嗨玩、畅品美食,就来烟火气满满的屯溪老街和黎阳in巷漫步。“早就听说这里了,果然名不虚传!这么棒的夜游地一定要来一次。”一位游客告诉记者。

a946273788e91cce256467bd10b9f10

黄山市屯溪区屯溪老街(摄影师@王继)

想体验徽州制造的工匠精神,就赴老胡开文墨厂,体验一把徽墨制作。“中高考刚结束,正是学生们来体验的好时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还将不断丰富研学业态,以满足旅游市场多样需求。

78bfed9ad644017b90097d9647ca85e

老胡开文墨厂(图片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362a937dd0cbf31eea18976ed04421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工艺(图片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大黄山”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无不传递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潜力。这场烟雨徽州梦,你心动了吗?安徽的夏天是如此美好,7月,“安徽人游安徽”媒体带你去旅行也将迎来最后一期,一起去清凉一夏吧!

(杨光/文)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