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汗如雨的夏夜,已工作了近十二小时的他扶起意外摔伤的学生,送至医务室包扎后再送回寝室;滴水成冰的冬日,他打着手电卷起裤管赤脚走下及膝的水中,为学生排除淋浴房机械故障;疫情期间的考研前夜,他多方寻觅,在凌晨将退烧药送往学生考场附近的酒店,做好学生考研保障工作……
陈国宏是安徽长城物业铜陵学院物业服务中心项目经理,从铜陵学院老校区到新校区,他以校为家,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无数次地为学生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2023年1月,陈国宏所在的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被铜陵学院评为2022年度“疫情防控先进集体”。3月,铜陵学院新校区在铜陵市2022年度物业管理工作考核中被铜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评定为物业管理示范项目。对陈国宏来说,这些荣誉无疑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
以校为家为学校排忧解难
自2019年7月来到铜陵学院后,陈国宏便吃住都在校园内,将学校当成了家。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抵达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8点前,他将前一日所收集整理的维修工单下发后,便开始绕校园进行常规巡查。在这座校园内,每一处角落都留着他的足迹。
“我每天待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基本都在校园内转,哪里需要去哪里嘛。”在陈国宏的微信运动圈内,每日例行三万余步的他始终牢牢占据每日微信步数排行榜首位。
“陈经理做事认真、踏实,无论何时都冲在第一线。”铜陵学院总务处处长刘鹏告诉记者,该校目前现有两家物业及数家第三方服务公司,安徽长城物业仅负责校内部分后勤工作,但是在日常巡查过程中,无论陈国宏碰见何种情况,是否由他们负责,只要发现问题,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处理。“他默默地为学校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在核酸检测及物资配送等方面承担了大量的职能,能够冲在前面,不怕苦、不怕累,付出了很多。”
2022年冬天,在一次例行巡查中,陈国宏发现位于该校两栋高层公寓地下室的供水设备间突然出现爆管现象,积水已经淹没了设备,深达膝盖。作为一名物业人,他第一反应就是要立刻止住管道漏水。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将设备断电,卷起裤腿,迈入及膝的水中蹚水而行。由于地下室漆黑一片,水阀又在地下室最内处且被水淹没,他在水中摸索半天才找到水阀,将水阀关闭。阀门关闭后,他不顾被冻得僵硬的身体,在第一时间找来水泵将水抽出后协调维修工人维修管道,保障了学生的正常用水。
学校内的工作人员提起陈国宏也都纷纷竖起大拇指,与他一同共事4年的项目副经理徐启翠告诉记者,在工作中,虽然陈国宏是项目部的领头人,但总是事事躬亲,吃苦耐劳、以身作则,从不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
“疏通管道他会亲自动手,做绿化时他会和工人们一起浇水、打药,碰见什么事情从来不会说自己不肯动手而是让下属去做的。”徐启翠表示,每天不论她来的多早或走的多晚,陈国宏始终都在工作岗位上。“没有联系不上他的时候,陈经理总是24小时待命。”
亦师亦友 服务亦是育人
陈国宏目前所服务的铜陵学院新校区有一万九千多名住校生,二十五栋宿舍楼,五千五百多个寝室。在他的微信里,有二十五个微信群,群里有每栋宿舍楼的寝室长、宿管、物业管理人员,学生们有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反映。
每天,每个群里都有不下百条消息,而这些,陈国宏每条都会细细阅读,第一时间回应学生,安排专人解决,事无巨细,事事躬亲。久而久之,学生们在校园里碰到陈国宏时都会亲切地呼唤一声“陈叔叔”。
“好心的叔叔,谢谢您送我去医院,外面下雪了,天冷记得添衣。”这是2022年12月1日一位学生偷偷塞在陈国宏门缝里的小纸条。前一日的晚上十点,陈国宏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宿舍休息,在校园内发现了一位滑滑板摔倒的学生,他在第一时间将她送往医务室包扎,处理完伤口后又将她送回寝室,第二天工作结束后,他便在门缝里发现了这张手写字条。
2022年考研时,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学校安排了二十多辆大巴车统一将考生送至各个考场,考研期间,就近安排在考点附近的宾馆休息。考研前夜,一位学生在微信群内发了一条消息:“我好像发烧了,但是我买不到退烧药,很担心明天的考试能否顺利进行。”看到消息后,陈国宏立即出动,通过多方联系取得退烧药后,第一时间将药品送至该学生所居住的宾馆内。
考研第一天的晚上,他又接到了学生的求助消息:“陈叔叔,我把准考证丢在白天乘坐的大巴车上了,您能帮我找一下吗?”据陈国宏回忆,因大巴车分别从公交集团、用车平台等不同公司租赁,就近停在不同的地方,当天晚上,他打了二三十通电话,挨个联系司机,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辆车一辆车的搜寻,最后成功将准考证找回。
今年春天,他帮助的两名学生都已成功考研,考上了心仪的学校。陈国宏说:“学生们能在第一时间告知他们的喜讯,我和他们的父母、老师一样的高兴”。在学校的这些年,陈国宏帮助学生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该校总务处的大力支持下,陈国宏最近在宿舍区开设了“楼妈妈爱心驿站”,为学生们免费缝补衣物,配钥匙,修理自行车、雨伞。“在家里,有妈妈帮孩子做这些事情,在学校里,爱心妈妈也会帮助他们。我希望学生们在学校里就和在家一样。”之所以会想到建这样一个驿站,陈国宏是这样告诉记者的。
“爱岗敬业,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是陈国宏恪守的信条。由于学校物业工作的特殊性,学生们24小时待在校园内,因此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上班与下班、工作日与休息日之分,节假日对他来说更是奢侈品。他曾统计过,一年教学期间,他在家里休息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超过十天,算上寒暑假,最多也就待上一个月。他的两个孩子大的刚上初中,小的才上幼儿园,作为父亲和丈夫,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但好在家人十分支持他的工作,才得以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作为儿子,当得知老父亲罹患重病需要住院很长时间,也不能尽孝陪护。他知道,他的团队离不开他,他只能把内心的焦虑、痛苦和愧疚深埋于心。
家人也曾心疼他工作辛苦,可他总是笑笑说:“我既然在这个岗位上了,就要把这个工作干好,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学生们常年都在校园,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我当然要把他们照顾好。”
在他看来,教师教书育人,他们则是服务育人。“我会尽我所能,在基层为青年学生们当个好榜样。”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