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下军装,换上工装,在输电线路专业一干就是20余年,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超特高压运维班班长廖志斌从一名电力“小白”淬炼成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他务实创新,凭借拼劲、钻劲和韧劲,一步步成长,后来带着团队一起成长,走在带电作业的生死边缘,他所运维的线路成为系统内出了名的“放心通道”。他说:“我愿用一辈子的时间,用心守护着万家灯火。”
通信兵成为线路“蜘蛛侠”
在进入电力行业前,廖志斌是一名军人,服役于赫赫有名“沙家浜”团通信连,1998年廖志斌在千里江堤上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00年,他褪下军装,换上了工装,来到了输电线路专业。
“刚开始以为爬杆子架线没什么大不了,和通信兵差不多,但是第一次爬上铁塔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廖志斌说以前在部队爬的通信杆是几米高,而输电铁塔则是几十米高:“不会就练,练会为止。”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廖志斌专心学习,两年的岗前培训学习,他捧回了三学期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分配到了宿州供电公司线路工区。
工作不到一年,廖志斌就参加了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举办输电线路专业技术竞赛。作为一个新人,他白天向师傅们请教拉线技巧,晚上自己琢磨摸索,精益求精。比赛现场,廖志斌双手同时使用套筒扳手,行如流水,在激烈的赛场上赢得掌声雷动。回到公司,老班长不时地描述比赛场景,眉飞色舞。
2012年,安徽省电力公司选拔线路员工参加全国500千伏输电线路技能竞赛。廖志斌因线路专业技能水平过硬成功入选,在集训过程中,他主动加压,多学习、多训练,在全省举行的500千伏输电线路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并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个人第十一名,获得了“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廖志斌说从事的带电作业是一项技术要求高、工作环境苦、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工作。工区技术员吴翔说“看志斌干活就是两个字:舒服!爬杆利索、作业麻利,就像电影里的蜘蛛侠一样。”
运维出电力系统出名的“放心通道”
廖志斌常年奋战在线路一线,凭借过硬的本领,多次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得佳绩,他先后被聘任为安徽电力应急技能集训队教练、国家电网公司高级兼职培训师、国网安徽电力首席技能大师,被同事夸赞为“宿州带电作业一哥”。
2018年,面对特大台风灾害,廖志斌连续奋战在抢修现场,直到恢复送电。2020年,廖志斌全天候坚守在抗疫保电第一线,在运维好所辖输电线路外,还肩负起境内±800千伏雁淮线等9条特高压线路的综合特巡任务,实现了疫情期间电力“大动脉”的安全稳定运行。因出色的工作能力,廖志斌先后3次被选派赴北京,参加奥运、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供电保障工作,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任务。
他先后组织参与完成500多项带电作业,实现“零差错”,多供电量近3000万千瓦时。2022年4月,廖志斌带领团队完成了超高压线路属地化运维后安徽地市公司级首次等电位带电作业,成为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超高压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第一人。
二十余年,廖志斌用双脚丈量着宿州电网,累计巡视线路11万余公里,对所辖线路的电力潮流、运行工况、技术参数等信息了然于胸。共消除输电线路重大隐患600余处,组织完成500多项带电作业,做到安全零差错,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所辖线路成了公认的“放心通道”。
薪火相传创“一门双劳模”佳话
把工作做巧做精,遇到困难爱动脑子,爱钻研爱琢磨的廖志斌工作不久就引起了全国劳模许启金的注意,成为他的徒弟,“不能丢师傅的脸,要把启金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廖志斌成了启金工作室青年一代的创新带头人,并自己带徒弟了。
2018年,在一次线路巡检的过程中,廖志斌和同事发现靠近导线侧的一个螺栓上有一个销钉缺失了,需要及时补加。通常,补加销钉的方式有停电补加和带电补加两种。停电补加方式会影居民用电,带电补加销钉在当时的现场条件下不可行。
最后,班组讨论决定,采用绝缘杆操作补加是最好的办法,可没有专用工具怎么办?廖志斌带动大家开动脑筋,研制出了一个带电安装销钉的专用工具,并在绝缘杆顶端加装一个可视探头,用过手机实施监控安装,顺利排除了隐患,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像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就是廖志斌带领同事一起搞创新、搞发明的常态。
“发明创新不是我们的强项,但是我们想通过努力,让工作简单化、智能化,让大家在工作更安全更高效。”参加工作以来,廖志斌共主持、参与40多项创新项目,取得国家专利授权18项,发表科技论文24篇。
宿州电网300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每一条线路的运行工况、电力潮流、技术参数等信息,廖志斌都如数家珍。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和师父许启金一起创造了“师徒党代表 一门双劳模”的佳话。
(方圣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