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上堂法治课 这次她失约了——记合肥瑶海区法院法官助理赵君军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7-06 15:04:28

“我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重返岗位。”这是赵君军留给同事最后一句话,留下了满桌整整齐齐的卷宗,她带着遗憾走了,年仅37岁。赵君军是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速裁团队法官助理,4月13日,因胃癌晚期医治无效离世。一生择一事,一事为公正,赵君军的生命短暂而厚重,她用坚韧和担当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用公平和正义兑现着一名法律工作者的承诺。

“我清楚记得她蹲着给我们调解”

时钟拨回到2022年11月26日17点,深秋的傍晚,寒意渐浓,因为手头事情多,赵君军挤出下班后的时间来调解一起案件。于她而言这是家常便饭,她总说,工作干完才是安心下班的时候。

韦存清是这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原告,当日和代理律师一起来到瑶海法院和被告代理人面对面调解。“借钱的是我长期的生意伙伴,他突然离世,之前的借款50多万就没了着落。我只得将他的继承人起诉到法院。”韦存清回忆称,第一次见到赵君军,他对眼前这个瘦削高挑的法官助理还有点不信任,这么年轻,讲话轻轻柔柔的,能不能调解好呢?

调解刚开始,原被告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赵君军没有任何不耐烦,虽然与双方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是电话里早已沟通了无数次。被告甚至抱怨,接赵君军的电话接到手软,但就是没钱还。

赵君军一边安抚韦存清的情绪,一边给被告理清案件中的证据材料以及法律关系,清晰而坚定地说明法律规定的还款义务。从17点到20点,天黑得很快,办公室里的气氛也从紧张到舒缓又到紧张。

“我当时还奇怪,她给我们调解时,时不时会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保温杯焐着腹部。现在想来,她当时应该很难受,却一直忍着给我们做调解。”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韦存清说,“太可惜了,她还这么年轻,这么敬业的人……”

一直到晚上22点,被告代理人还是表示“没钱还”,为了顺利推进案件,赵君军没有放弃,继续提出调解方案。最终,双方达成初步意向,约定第二天到法院形成书面调解协议。

“那晚很冷,办公楼内几乎都灭灯了,法院大门也关了。我们跟着赵助理从办公通道出门,法院的同志太敬业。”韦存清不知道的是,那晚,赵君军是忍着剧痛,捂着肚子回到家,她第二天早上8点前又赶到单位,等他们来签署调解协议。

第二天早上9点半,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当即给双方出具调解书,这起原本剑拔弩张的案件顺利结案。

而赵君军又忙着赶赴疫情防控一线,参与社区防疫志愿者工作了。

“她总跟自己较劲 事事力求完美”

2022年11月23日,因辖区疫情防控压力大,法院要抽调部分干警下沉社区做志愿者。赵君军作为法院的带队干部,承担了社区的早班时段,面向的是廉租房小区,居住人员多而杂。在社区值班期间,她总是主动为团队成员协调争取休息时间,却没有为自己开过一次口。支援社区的任务完成后,赵君军开始低烧,隔离两周后,低烧并没有缓解。

“工作上,她是一个很果断的人,说干就干,从来没有因为身体不舒服而耽误工作。”在同事冯艳的眼里,这个平时说话柔和、身形高瘦的姑娘,却总是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跟工作较劲,跟自己较劲,事事力求完美。

2022年12月18日,赵君军去医院做了检查。谁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医院。“12月21日,我记得主治医生把我叫去,说太晚了,已经扩散了。”父亲赵绍球无法接受自己的独生女已经是胃印戒细胞癌晚期。

赵君军依然心怀希望,对于来看望的同事、家人都一遍遍重复自己很快就会好起来,还要回到岗位上。唯独对年幼的儿子,赵君军提出了让赵绍球至今仍心痛的要求。在生命最后的两个月,赵君军已经不让父母带儿子去看她,她说,想让孩子尽快淡忘她。

约定的法治课成了永远的遗憾

“有时候为了几百、几千元的案件我会花上大半天调解,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么简单的案子一纸判决就结束了,何苦费口舌。可是我偏偏不,我希望自己手上的案件不仅仅能‘定分’,更能‘止争’。”赵君军生前曾写下这样的文字,“执拗”的她在和自己较真的同时却温暖了当事人的心。

“她身上有着法律人明显的特质,思路清晰,效率高,遇事冷静理智。对待当事人很有耐心,尤其婚姻家庭类案件,一些个人打官司,没有请律师,她会特别上心,不厌其烦指导他们诉讼。”冯艳说到赵君军的业务能力,打心底里佩服。

“小赵当初通过遴选,从庐江县人民检察院调到瑶海法院刑庭,经过2年锻炼,又调到速裁团队。从刑事审判到民事审判,她角色转换快,适应力强,先后做过院长、副院长的助理,工作效率高不含糊。”速裁团队负责人孙方奎对于这个干练的法官助理,有着太多的肯定,也有太多的遗憾。

2018年底进入速裁团队的赵君军,4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协助办理民事案件4000余件,2021年被新站区评为“最佳调解能手”。

“我知道审判工作实属不易,但我仍然热爱它,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初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奋斗的目标。”赵君军的文字如她做人一样,赤诚坦率,蓄含无尽的力量。

加班加点工作的同时,赵君军依然抽出时间关注未成年人普法,关注家暴问题,她是小学生参观瑶海法院时的讲解员,是瑶海区首家反家暴联盟的成员,全程指导社区首场涉家暴离婚纠纷案件模拟法庭“庭审”……就在她住院前,还答应了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东校区,作为法治副校长给孩子们上一堂法治课,但这个约定却成了难圆的遗憾。

(通讯员 正言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剑)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