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2个部门联合发布这一行动方案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7-26 14:53:56

到2025年底,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基本消除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危害。日前,安徽省卫健委、安徽省发改委共12个部门联合发布《安徽省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称《方案》),持续推进消除地方病危害进程,并加强患者救治水平,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2025年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

据了解,2018-2020年安徽省实施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地方病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旦防治措施减弱或撤除,疾病将卷土重来,必须长期巩固、维持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从源头预防控制地方病危害。

根据《方案》的行动目标,到2025年底,我省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全省所有县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人群碘营养总体保持适宜水平;持续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全省95%以上的病区县达到控制水平。

基本消除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危害,全省95%以上的病区县和高砷区县达到消除水平。此外,到2025年我省有效控制水源性高碘危害,在水源性高碘地区落实改水措施,在未落实改水措施的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户未加碘盐食用率达到90%以上。

“一站式”结算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在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中,供应符合碘含量标准的碘盐,依法开展碘盐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建立新发克汀病患儿报告制度,及时监测预警人群碘缺乏风险,保障符合条件的患儿及时获得康复救助。

对未改水或改水效果不稳定的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村实施降氟、降砷改水工程建设或配置适宜除氟砷设备设施,加强对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水质检测指导。

在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实施改水降碘防治措施,在未落实改水措施的水源性高碘病区和地区组织供应未加碘食盐。

我省将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合力,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推进“一站式”结算。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患者,按规定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将符合残疾标准的氟骨症、克汀病患者纳入残疾人保障范围。

建立地方病病人信息库和生物样本库

提高疾病发现预警能力,我省将健全完善地方病防治监测评价体系,按照相关要求,加大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监测力度,定期开展重点地方病流行状况调查,准确反映和预测地方病病情和流行趋势。

为提高基层防治人员的业务能力,我省将开展专业人员能力提升与技术培训,加强地方病防治相关实验室建设。

根据《方案》要求,我省将利用丰富的地方病现场资源,建立地方病病人信息库和生物样本库,为地方病病因、发病机制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围绕影响我省地方病预防和治疗的主要科学问题,开展跨学科、跨领域攻关研究,研制出更加精准、适宜、可推广的防治新技术。

(实习生  彭尔康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