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近年来,我省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整体上从量的增长向质的优化方向发展。除了常态化开展城区绿地养护管理工作,我省各地市还在大力拓展城市生态空间,持续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即日起,本报将开设【绿满江淮】专栏,带您一起走进城市赏绿景,感受皖美的绿化品质。
近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2023年度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奖获奖项目名单,合肥逍遥津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入选。据悉,该公园今年还将建设一个小型体育公园,预计10月对外开放。
合肥市是首批国家园林城市之一,其主城区的逍遥津公园、环城公园等众多公园不但给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也是合肥几代人的城市记忆。特别是位于合肥老城东北隅的逍遥津公园,1952年建园,是合肥市第一座人民公园。作为该市开园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景区,逍遥津公园一度面临着公园功能布局零散、文化主题不够突出、基础设施老化、游乐设施老旧等问题。为此,合肥市相关部门按照“老人来了有回忆,新人来了能叫好”的目标,充分挖掘公园内各处景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采用“微改造”“精改造”等方式,将其打造成“最合肥、最文脉、最人气、最时尚、最生态”的开放式城市综合性公园。
根据改造方案,逍遥津公园将打造“逍遥八景”,其东园以游乐为主,对游乐设施布局进行优化。公园西园以绿化为主,对张辽衣冠冢、牡丹亭、报春亭、藏幽园、梅花山等风光各异的景点均进行保护性改造和修缮,并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增设市民拍照、活动区域。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逍遥津公园改造中的绿化工程。逍遥津公园一大特色就是园内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亭,但由于建园时间较久,湖水水质较差、湖中水草品质不佳……本次方案中不但对整个公园水系进行了改造,还对所有湖床、湖底进行全面彻底清淤,栽植适应性水生植物,进行生态性修复。同时还对临水缓坡进行了全面绿化改造,岸边种植水生植物,修整驳岸,丰富了水域岸线变化。
2021年7月,改造后的逍遥津公园以新面貌和游客见面,园中林木蓊郁、湖水一碧万顷、繁花竞相盛放的美景瞬间在合肥市民的社交平台里火起来,其线下甚至一度创下单日游客量峰值18万人的纪录。除了入选“黄山杯”奖,合肥逍遥津公园提升改造项目还获得2021年度合肥市优质园林绿化项目“广玉兰杯”、杭州市优秀园林绿化工程(市外项目)金奖、2022年度合肥市市政工程“庐州杯”(市优质工程)奖和2022年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奖金奖。
考虑到逍遥津公园改造后没有健身器材,公园周边的大量老城区居民又缺少健身、锻炼的场地和器材,到公园游园的游客同样也有健身、锻炼的需求。合肥市在今年的“10项暖民心行动”中的“快乐健身行动”设立了一个小目标——将在该公园内建设一个投资300万、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小型体育公园。据悉,合肥市相关部门将在逍遥津公园三国历史文化馆北侧的场地上引进一系列与声光电配套的智能健身装备,还有高低不同的四向篮球架,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规体育器材。按照计划,整个项目预计今年10月对外开放。(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文 任逸玮 何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