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境内千峰竞秀,绿水长流,森林覆盖率达75.93%,该县作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利用“山之巅,水之源”的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群众富起来。
单龙寺镇林下黄精基地
本草为纲,林下种植特色多
一边手脚麻利地将地头的杂草拔除,一边小心翼翼地将落在石斛苗上的松针摘下……该县太平畈乡天下泽雨石斛种植基地里,何家坊村46岁的村民万翠正在忙着给一片松树林下的石斛苗进行人工除草。原本她家的近10亩荒山因为外出打工一直闲置着,如今,她家的荒山也和众多乡邻一样都流转给了企业发展林下石斛种植。她和老伴也不再外出务工,成了石斛产业链上的一名员工,是石斛彻底改变了她家一度贫困的家庭面貌。
太平畈乡地处霍山西南边陲,曾是该县最为偏远贫困的一个乡镇。全乡森林面积达10万余亩,有道地中药材1460多种,是霍山石斛的原产地、核心区。经过多年招商,该乡现有十几家大型企业入驻,从事石斛生产加工的企业、合作社513家,共流转土地山场10000多亩,年产值15亿元。
陡沙河温泉小镇
太平畈不断盘活农户手中沉睡的林业资源,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动力。截至目前,全乡常年从事石斛生产加工的就有3000多人,临时用工达20多万人次,帮助300多户贫困户脱贫。石斛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太平畈乡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太阳乡旅梦工厂
近年来,霍山县深入贯彻“两山”理念,秉持“生态立县”战略,不断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太平畈乡石斛产业方兴未艾,漫水河、上土市、太阳等乡镇西山药库功能区的天麻、茯苓、黄精、苍术等生态型林下经济项目也正在蓬勃升起。据该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全县中药产业总产值约50亿元。
下符桥镇林下旅游
霍山县除了在林下优先发展中药材,在下符桥、但家庙、与儿街等畈区乡镇万余亩新造油茶林下套种艾草、菊花及大豆等经济作物2370亩。在佛子岭、诸佛庵等毛竹资源富集乡镇,实施高效笋材两用林培育项目,年竹笋采集加工1100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发展林下经济成为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山坡,如今都变成了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但家庙镇油茶基地骑行比赛
因地制宜,林下养殖致富快
夏日炎炎,霍山县下符桥镇三尖铺村一片杂树林间的天然牧场里,一群群膘肥体壮的大别山特种黄牛正在悠闲地吃着树梢的嫩叶和林间杂草。
2013年1月,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在三尖铺村流转山林土地5000余亩,从事种植、养殖、养老、休闲观光农业等综合开发,是一家“种养+产学研”全产业链型企业。目前,该公司现存栏大别山黄牛1000余头,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大别山黄牛繁殖、保种、饲养、改良企业。2020年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摸索出了一条“饲料-秸秆利用-粪污处理-颗粒有机肥-沼气”的生态环保模式,基本实现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达标化排放。
太平畈乡万亩石斛园
吴军2014年因家庭原因被东西溪乡桃李河村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初,国家实行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加上县里出台的产业奖补扶持政策,吴军留意到村里许多荒山长满了青草,如果放养黄山羊既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又有宽广的放养空间。他四处学技术、引羊种。通过艰难打拼,吴军养殖山羊喜获成功,当年就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为了带动当地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成立了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周边10多户农民在他的支持下也开始养殖黄山羊,户均增收10000余元。
霍山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宜林则林、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形成近期得利、长期得林的产业化效应,开拓了“一镇一品”、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林下经济发展新局面,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诸佛庵镇万亩竹海
天然氧吧,森林康养人气旺
酷暑难耐,霍山县上土市镇陡沙河温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的水上世界却一票难求、游客如潮。
近年来,上土市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突出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项重点任务,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先后获得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旅游小镇和健康小镇、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中国特色小镇50强等亮丽名片,成功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
下符桥镇特种黄牛林下养殖基地
陡沙河温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总面积9.22平方公里,开发投资21.6亿元。基地内有温泉中心、穿越丛林冒险乐园、帐篷酒店、水上世界、越野公园等项目,自2017年运营以来创利税400余万元,带动周边家庭旅馆、民宿、农家乐蓬勃发展,解决560余名群众就业,茶叶、土鸡蛋、黑毛猪、红灯笼泡椒、陡沙河粉丝,中药材等农特产品日益畅销。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了富裕路。
诸佛庵镇毛竹林下石斛种植基地
霍山县大别山风景道贯穿白马尖、铜锣寨、六万情峡、陡沙河温泉等7个精品旅游景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7个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辐射全县16个乡镇,形成霍山最美旅游环线。风景道沿线10万余人直接或间接分享旅游发展红利,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霍山黄芽基地
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了资源增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石斛、黄精在树荫下茁壮成长;天麻、茯苓在沙土里孕育生机;花菇、羊肚菌在覆膜下蓄势待发;黄牛、山羊在山腰间自在奔跑;各旅游景点停满了自驾车,周边的农家乐一桌难求……霍山县的林下生态经济点亮了山村的希望,鼓起了百姓的腰包。(通讯员 陈波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方荣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