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熊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手机大额充值游戏,让家长们十分头疼。8月17日记者从合肥警方获悉,近日合肥一熊孩子暑假在游戏内充值20000余元,所幸民警及时相助,成功为家长挽回损失。
“警官,我这2万多块钱,还能追回来吗?”7月31日,合肥市庐江县龙桥镇的黄先生带着孩子来到庐江县公安局龙桥派出所,请求民警帮助。
经了解,黄先生的儿子今年10岁,经常会拿着父母的手机玩某款手游。因是暑假期间,黄先生也不甚在意。
7月31日,黄先生准备用微信里的钱进行手机支付,却猛然发现手机余额几乎为零。通过查看手机账单,黄先生才发现从6月开始到7月底,自己的微信支付有多笔游戏充值记录,累计已达20000余元。
一问儿子,才知道儿子用爸爸的个人信息注册了某款游戏账号,通过手机里的微信余额多次进行游戏充值,用于购买游戏皮肤和道具等。
了解情况后,民警配合家长对男孩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协助黄先生联系游戏平台客服,提交了相关申诉材料,办理退款申请,目前已经成功收到了游戏平台的退款通知。
警方提醒,暑假期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健康的娱乐方式,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合理安排游戏和学习的时间。若家中有玩网络游戏的孩子,应督促其进行未成年人实名制登记,妥善设置和使用防沉迷功能。务必保管好支付密码,尽可能采用指纹支付或者面部识别的支付方式,减少未成年人使用的可能性。父母应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和社交观念,同时要妥善保管自己的账户、密码、身份证等重要信息,或者将手机调为青少年模式,避免孩子有支配大额金钱的机会。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