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夫妻档”乘务员:150步的爱情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3-08-21 15:34:25

“你的领带松了,我帮你整理一下。”

“防暑用品记得放在规定位置,想用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拿到。”

在合肥客运段泰深车队担当的南通至深圳K91次列车上,有这么一对“夫妻档”乘务员,他们是曹菲菲和张俊。小两口利用换班到餐车吃饭的的空档,简单地相互整装,叮嘱了几句之后,便匆匆结束“约会”,迅速回到各自岗位。

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一波三折的经历,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相互扶携。2005年,二十二岁大学刚毕业的曹菲菲怀揣着对铁路的憧憬,踏上了铁路乘务工作者岗位。这一年,张俊和曹菲菲在列车上相遇,是列车为他们俩牵的爱情红线。他们在同一个乘务组一待便是18年,从相识,到相知走向相守,晨起暮落间,列车已经成为他们第二个家。

“最早的时候,我们在相邻车厢值乘,他总是热心帮助同事,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在同事遇到困难时,他总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在我被旅客误解暗自伤心时,他总能鼓励我勇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乐观开朗的性格感染着我。”曹菲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就这样,两人交集越来越多,越来越熟悉,开始互生好感。退乘后,两人偶尔相约吃饭,聊一聊自己的梦想,感情也在逐渐升温。2009年,两人正式牵手步入了婚姻殿堂。

曹菲菲是列车办公席工作人员,也是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除了负责本车厢乘务工作外,还负责全列车补票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她熟知列车规章制度,热心服务每一位来寻求帮助的旅客,曾多次荣获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张俊硬卧车乘务员,每次接班后,他都会第一时间认真检查车门及设备设施,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旅客提拿行李、为重点旅客接打热水、协助独自带孩子乘车的旅客照看小孩……暖心的举动,也赢得了旅客的交口称赞。

由于两人值乘车厢不同,张俊值乘在6车,曹菲菲值乘在10车。小两口间隔了4节车厢,相距100米,需要走150步。虽然一起上下班,但途中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只有换班吃饭的空档和查票的时间能见几次面,聊上几句话。他们总是很有默契的不让对方担心,怕影响工作。以至于新来的同事,一般都看不出他们是夫妻关系。

“6车踏板警示带收取完毕”“10车踏板警示带收取完毕”,对讲机里的一呼一应,成了小夫妻之间独有的问候。“当好每个班,站好每个岗是我俩的约定。工作上遇到困难或心情不好的时候,想想150步外有对方一直在陪伴,心里就特别踏实。”小两口说道,“我们是夫妻,更是战友!”

2018年他们的一对龙凤胎宝宝诞生了,最让他们愧疚的还是对孩子的陪伴太少,亏欠太多。每次出乘,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照看。“有一次儿子连续多日发烧未愈,我和爱人又必须要去上班,临走时只能嘱咐父母注意照看,哪知道刚上车就接到孩子被送入医院诊断为凶险的川崎病的电话,那一刻我内心五味杂陈,既心疼孩子生病受罪,又心疼父母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为我们操心忙碌。”曹菲菲饱含泪水地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也能够慢慢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这让我感到欣慰。”

“让旅客安心、舒适地抵达目的地,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我们能够在同一列车上担当乘务工作也是我们独有的浪漫。能拥有这份平凡的幸福,我们很幸运,也很珍惜。”曹菲菲骄傲地说。

列车见证了张俊和曹菲菲的爱情故事,他们用心用情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守护列车平安出行,成就着更多恋人的相聚、更多家人的团聚。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静文 通讯员 吴新毅 曹菲菲)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