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4项科研成果获奖
来源:合肥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8-30 07:38:42

  在8月20至22日举行的第22届中国遥感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4项研究成果(含合作)获高分专项卫星应用优秀成果奖。

  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安徽大学合作完成的“国产超光谱卫星痕量气体遥感技术”获特等奖,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牵头完成的“超光谱温室气体载荷数据处理及反演技术”“GF-7卫星两线阵相机大气校正产品”获得二等奖,“高光谱观测卫星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污染遥感应用案例”获得三等奖。

  大气环境超光谱卫星遥感是全面掌握痕量气体时空变化特征、支撑我国“减污降碳”战略必不可少的观测技术。“国产超光谱卫星痕量气体遥感技术”项目团队围绕“痕量气体时空分布表征”关键科学问题和自主可控的国家需求,研发了从超光谱卫星发射前实验室定标、发射后在轨超光谱定标以及多组分痕量气体反演的完整遥感算法,为国产卫星在太空环境下的盲道长期稳定观测奠定了基础。

  作为高分专项中唯一一颗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卫星上搭载了国际上首台基于空间外差光谱技术(SHS)体制的温室气体监测载荷GMI。“超光谱温室气体载荷数据处理及反演技术”研究团队在GMI数据误差校正、全过程光谱与辐射定标、温室气体反演算法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获取了温室气体柱浓度结果,为全球碳源汇分析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GF-7卫星两线阵相机大气校正产品”项目团队从经典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出发构建数学模型,模拟地物辐射信号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修正大气影响,校正大气导致的相机在轨成像质量的退化,获取地物真实反射率等数据产品。该方法的显著优点是校正过程完全基于实际的物理过程,大气校正后获得的反射率产品是高阶地球物理产品的基础,提升遥感影像地物识别、分类精度,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监测和水色遥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高光谱观测卫星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大气污染遥感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北京冬奥会等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以及汤加火山爆发产生的SO2全球传输过程监测等三个应用案例。大气污染遥感应用过程中,解决了反演波段优化选择、条带效应校正、大气质量因子准确计算等关键问题,获得了高精度的污染气体产品,为污染溯源、大气污染监管、气候变化应对等研究提供科学数据。

  (记者 葛清政)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