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乌沙船舶工业基地 造船完工量已占全省一半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陈卫华 分享到 2023-08-30 09:33:22

长江之滨,乌沙船舶工业基地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池州市中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正在船台上建造的长度超百米的三艘货船犹如“巨人”般矗立,物料设备频繁出入,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这里是贵池船舶制造的主战场。据了解,2022年,乌沙船舶工业基地建造船舶50万载重吨,全口径统计产值达15亿元,造船完工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南京上游最大的船舶修造集聚区。

此外,在今年1至6月份,乌沙船舶工业基地造船完工量29.1万载重吨,全口径统计总产值达10亿元

“上半年完成总产值1.3亿元,今年的订单已经全部排满了。”对于企业的发展,该公司负责人张开放信心满满。目前,该公司在建的三艘近海船舶总载重吨位约十万吨,主船体已经基本成型,正在进行轮机和电气安装,预计10月底可以下水交付。

下游不远处,池州港乌沙港区公用码头工程建设正酣。作为典型的长江中上游高桩码头,池州港乌沙港区公用码头是安徽省内近十年来一次建成的最长码头。该公用码头申请使用岸线长度1025米,距下游池州长江公路大桥约1.6公里。工程按年吞吐量4000万吨设计,拟建设8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工程建设完成后,能为周边矿山、腹地及园区企业提供货物港廊公水联运及装卸服务,同时能够完善腹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民生便利,优化营商环境。目前该项目整体工程建设进度已经过半。

根据《池州港总体规划》,乌沙港区以散货、件杂货、石油化工运输为主,兼顾船舶工业功能,乌沙港区公用码头建设完成后,乌沙“水上经济”将会自上而下形成通用泊位区-船舶工业基地-通用泊位区联动布局。届时,乌沙船舶工业基地生产的船舶可将乌沙港作为挂靠港,江上货运往来、船舶停靠将会更加便利。

近年来,乌沙镇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扎实推进乌沙船舶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造船产业,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行动,推动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该镇已经形成“一轴(G318 由北向南从镇域中心穿过),一环(由X001与X002构成的镇域环状路网系统)”为主的“中”形镇域路网格局,能够提供船舶工业基地所需的内通外联要求。多式联运将为地方制造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联出“加速度”。

当前,乌沙镇正规划在圩内建设乌沙船舶工业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占地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乌沙船舶工业基地船舶分段加工将全部迁移至圩内生产,实现“7*24”小时工厂化生产,大大提高造船效率。

据介绍,在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布局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贵池区布局船舶装备制造,贵池区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修造集聚区迎来重大机遇。

目前,全省共有3个船舶集聚区,分别为池州、铜陵、芜湖。其中,贵池区集聚企业最多,集聚能力最强。2021年,安徽船舶行业全年完工订单105.1万载重吨,其中,乌沙船舶基地完工订单47.5万载重吨,池州中远研发的安徽首个新能源电动渡船完工交付。根据规划,乌沙船舶基地将建成为全国内河最大的江海联运绿色智能船舶制造集聚区,预期产值将超100亿元,税收超5亿元。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常诚)

(图片来源:池州市贵池区融媒体中心)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