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记者从安徽省打防非法占用耕地林地违法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创新工作举措,逐步形成了行政、刑事、监督一体化工作格局,开启了打击非法占用耕地林地违法犯罪主动高效新局面。今年以来,全省共立案侦办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50起。
为切实推动打防非法占用耕地林地违法犯罪工作,2022年6月,省公安厅成立打击此类犯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情指、治安、刑警等警力资源,统筹推进线索摸排、案件调查、移送起诉等工作。
为畅通行刑衔接,切实汇聚工作合力,我省整合相关部门力量,聚焦办案实务,在全国率先出台《安徽省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破坏耕地林地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我省还深化类案研究,注重分析研判,及时把握规律变化。通过树立数据导侦思维,我省搭建数据模型,发挥数据效能,引领实战打击。针对涉林木林地类犯罪,我省强化自主创新,建立的“涉林犯罪预警模型”获公安部全国推广。
自今年7月起,安徽省公安厅联合省检察院、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开展为期5个月的打击破坏耕地林地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行动以来,共立案侦办刑事案件15起,已恢复耕地林地1000余亩,打击初见成效。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以此次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打击危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主动加强与检察机关、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在信息互通、技术支持、行刑衔接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充分调动资源,做到网上网下并重,最大限度提升打击合力。对在侦的15起刑事案件,省公安厅将逐案调度,并选取部分案件进行联合挂牌督办,集中警力全力侦办,坚持依法快侦快移快诉,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