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立法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3-09-21 07:53:00

9月20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据悉,这是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立法。草案从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围绕“首位产业”定位和全力打造创新生态、“智造”生态等“七个生态”要求,对依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多项探索创新。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天培在关于《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条例(草案)》的说明中透露,汽车产业已成为我省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培育招引了奇瑞、蔚来、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淮、合肥长安、汉马等7 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整车企业,全省主要动力电池企业20家、电机企业10家、电控企业8家,2023年1~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51.5万辆,占全国的 9.5%。

《条例(草案)》明确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总体要求和推进机制。规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创新引领、以强促大,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坚持产业协同、开放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需要,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要求,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全力打造创新生态、“智造”生态、服务生态、人才生态、文化生态、资本生态和开放生态,营造“首位产业”良好氛围。

《条例(草案)》强化科技创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作用。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等方式,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

《条例(草案)》突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前瞻引领。鼓励动态竞争,规定允许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多个牵头单位同时获得前期立项。鼓励新技术路线发展,支持开展氢内燃机、甲醇制氢、甲酸制氢、固态电池、碳化硅半导体、滑板底盘等新技术研发应用。

《条例(草案)》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智造生态。明确“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产业发展导向,有序引导和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秩序,引导各地差异化协同发展,构建“双核联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