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9月21日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应注意幼儿园(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密集的场所,往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
疱疹性咽峡炎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咽痛、口腔疼痛,咽痛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咽峡部常可见疱疹和浅表溃疡。小婴儿需注意,会出现哭闹、流口水等不典型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亦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和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据介绍,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会导致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患病后不能获得终身免疫,如果孩子去年患过本病,今年依然可能患病。
合肥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在预防上,应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少聚集、多锻炼、多关注”。注意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餐具、奶瓶等物品,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宝宝的玩具、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消毒;人口密集的地方接触到病原菌的几率也相对的增加,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日常带孩子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升抗病能力。
幼儿园(托幼机构)应做好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后要及时隔离,减少班级孩子交叉感染的发生。(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