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公民科学素质列全国第十位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3-11-21 19:58:26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11月21日从安徽省科协获悉,2022年安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稳步增长,排全国第十位,中部地区第二位。

据介绍,公民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1年,省委、省政府同意印发《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2023年省委、省政府同意印发《安徽省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方案》。《安徽省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安徽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力争达到16%,”“到2035年,安徽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力争达到28%”。

2022年数据显示,安徽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2.8%,比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0位、中部地区第2位,与2020年排名相同,为实现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力争达到16%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地区看,2022年安徽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9%,较2020年提高2.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6%,较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16个地市中,合肥(17.5%)、芜湖(15.5%)、马鞍山(14.6%)、铜陵(13.5%)等4个地市的科学素质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蚌埠(12.9%)、淮南(12.7%)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安庆(12.5%)、黄山(12.5%)、淮北(12.3%)、滁州(12.2%)、池州(11.7%)、宿州(10.7%)、六安(10.5%)、阜阳(10.2%)、亳州(10%)等9个地市超过10%。

分人群看,2022年全省男性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4.8%,女性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7%。2022年全省科学素质水平随年龄升高阶梯递减。18-39岁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0.7%;40~54岁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9.7%;55~69岁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3%。2022年全省科学素质水平随受教育程度提高阶梯骤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6%;高中(中专、技校)文化程度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7.8%;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3.1%。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产业工人、农民、老年人是《科学素质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人群。2022年全省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水平差距明显。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水平最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9%;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水平较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8.4%;农民和老年人科学素质水平较低,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为6.5%和2.7%。

从全省看,按照两年增长2个百分点速度估计,实现力争到2025年达到16%的目标仍需持续发力。相对中部地区总体的领先优势扩大到0.83个百分点,有力推动该地区的高素质人口发展。具备科学素质的女性人口快速增加,各个地区的高素质人口保持阶梯势差,为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构建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围绕《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深入贯彻实施,近年来,安徽省开创主题、擦亮品牌,在全省和全社会营造出良好创新文化氛围。在接受调查的安徽省受访者中,88.7%的人赞同“现代科学技术将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87.3%的人赞同“尽管不能马上产生效益,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88.8%的人赞同“公众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支持,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