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交警全力保障道路交通环境,提高群众安全感。
创建平安道路,共建共治共享。近年来,围绕“平安交通”目标,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深入贯彻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要求,紧盯安全底线,扎实推动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合肥市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平安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与参与率,通过营造和谐稳定、平安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群众的安全感。
加强巡逻防控提升见警率
“休息好了再动身,夜间行车容易犯困,路上注意安全。”10月9日晚22时许,从营口赶到合肥的张师傅刚进入陈集服务区,正好遇到在此开展巡逻的合肥高速交警五大队的民警。
在合肥,不论是喧嚣热闹的白天,还是夜深人静的夜晚,这样的巡逻警力随处可见。
根据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特点,合肥交警各高速大队按照“4X2”巡逻勤务模式,结合数据分析和事故“黑点”“灰点”摸排情况,分别在上半夜、凌晨等全天事故多发时段加大巡逻频率,切实提升预防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的“见警率、见事率和管事率”。
除了高速公路,交警、特警、辖区公安分局巡控警力也会在市区道路开展联勤巡逻。在全市17个重点路口,每天早晚高峰期间,民警还会开展交通违法劝导和秩序维护工作。对于繁华商圈、交通干道及事故黑灰点等点位,合肥交警则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统一行动、区域联合行动、精准查缉行动,不间断开展联合整治和常态化夜查等专项行动,重点查处酒醉驾、车辆闯禁行、改装车辆炸街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在适应城市交通治理新形势方面,合肥交警紧跟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新要求,充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采取视频巡检、事故视频快处等手段持续提升接处警质效,强化对路面交通违法、拥堵、重点车辆的动态监测预警,实现“降警情”目标。
千余社区居民参与交通安全宣讲
路畅,才能人安;安全、文明、法治是广大群众对于道路交通的共同期许。合肥交警专门成立了全市创建“平安道路”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公安、交通运输、城管、城乡建设等责任单位协同联动、综合治理、共建共治,推动全市“平安道路建设”。在对全市道路进行动态摸排和常态梳理的基础上,合肥交警精准发力,发动全市15个城区交警大队对接辖区政府部门,联动推进创建工作,2023年以来,已完成治理堵点、乱点、隐患点100余处。
合肥交警在道路上设置平安道路宣传展牌。
铜陵路是贯穿合肥南北的一条大动脉,位于新站高新区的天水路至淮海大道段是平安道路创建路段,两头都设置了创建平安道路宣传标牌。
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站大队二大队民警惠师广,“该路段旁有一个京商商贸城,物流企业较多,道路上大型货车较多。同时,作为连接南北的交通动脉,每天早高峰晚高峰的车流都比较大。”
2023年7月至年底,新站高新区累计向铜陵路提升项目投入6000多万元,对铜陵路沿线道路交通设施改造提升,进行道路全面整修,投用智能交通设备,重绘交通标志标线,地铁非机动车停车场扩容等。
除了在硬件层面持续提升道路通行品质,交警部门还在软件层面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力量,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动员周边群众参与到平安道路创建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惠师广介绍,“新站大队依托“百校万生”志愿者服务,夏季开展“进千家入万户”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对铜陵路沿线小区,商户开展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传,让平安道路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在夏季“进千家入万户”活动中,新站交警深入张洼社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在社居委的广场上播放安全宣传片,让社区居民了解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还举行有奖问答,让居民牢记骑车戴头盔、不闯红绿灯,走非机动车道等交通安全常识。张洼社居委工作人员沈勇回忆,“这种居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非常好,一次活动就吸引了上千名居民参与,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出行安全意识。”
李明明是京商商贸城的一名商户,他告诉记者,“创建平安道路以来,交警不断加强道路管理,作为附近的商户,我明显感觉到进出都变方便了。”正是因为体会到平安道路带来的交通便利,李明明便选择主动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参与到平安道路的劝导和宣传中,“作为志愿者,我们会上路摆放道路安全的宣传展架,同时在路口对于不文明行车行为进行劝导,比如闯红灯、戴头盔。同时,我们也会参与各种活动,向大家发放传单,普及道路安全知识。”
企业员工主动成为安全宣讲员
在经开区,还有着一支特殊的“平安道路交通安全志愿服务队”,这支服务队由企业管理、普通员工和辖区交警共同组成。这些义务宣讲员身着统一背心、佩戴红色袖标的志愿者们走进辖区主干道路、小区,配合交警部门共同排查辖区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劝导交通违法行为。
经开区锦绣大道(金寨路—宿松路段)周边有大量工业企业,还有住宅小区以及一所大学,平时车流、人流就比较密集。“针对车辆频繁这一情况,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与企业加强互动和交流,并在企业中建立起了一支义务宣讲员队伍。”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开大队三中队队长方勇介绍。
义务宣讲员配合交警排查交通隐患,劝阻交通违法行为。
江汽集团的子公司就位于锦绣大道上,不少员工都加入了义务宣讲员队伍,以亲身体验增强交通意识。“我们公司园区平均每天都要进出300多车次的大货车,每天都有1200多名员工要上下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无疑是大家平安生活的基础。”来自江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车有限公司的义务宣讲员金聪介绍。
除了在道路上进行交通劝导,宣讲员们还利用企业员工的身份,持续在公司内部进行交通安全宣讲。针对该路段大货车较多的情况,义务宣讲员持续对员工进行右转盲区的警示宣讲。江汽集团重型车公司还在企业内建立了管理制度对员工的交通陋习进行提醒,并安排专门人员提醒员工上下班时骑车佩戴头盔。
义务宣讲员们还深入辖区学校,小区等地开展交通安全宣讲。方勇介绍,“通过着一系列的活动开展,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安全得到了提升。锦绣大道这一路段的交通秩序也更好了,事故发生率也更低了。”
在经开交警部门的推动下,这样的志愿服务力量先后在辖区海恒社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审计学院等多个社区、单位组建成立,切实提升了企业员工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为道路交通安全注入了新动能。
完成建设7000余个街边公共停车位
下了班,开着车,在小区周边转了老半天,就是找不到一个停车位。停车难,对于张洼社区的居民来说也一度是个不小的困扰。“我们辖区的几个小区都是老小区,建设时没有设置那么多车位,后来停车就越来越成问题。”沈勇透露。
新站交警在了解到张洼社区的停车难诉求后,通过社区征求居民意见,经过商讨,决定在小区周边道路上设置夜晚临时停车位,让居民们每天19时至7时可以在路边停车,极大地缓解了附近小区的停车难题。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一直以来,合肥交警主动破题,积极响应群众的需求,持续会同相关部门已建设完成街边公共停车泊位建设7000余个,设置第三批路错时停车泊位1029个,市民的停车困扰正在不断缓解中。
除了增加停车泊位,合肥交警还在主动回应群众更多新要求和新期待,推出新能源汽车登记一窗办、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动车号牌管理、快捷车检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改革新举措。优化绿波带75条计148公里,让市民出行更快捷高效;加大事故视频快撤快处,将每起事故处置时间缩短至5分钟,同时对接保险公司实现一键报警、一键理赔,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体验感。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朱汗翔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