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前11个月,全省投资增长4%,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41.2亿元,超去年69.1亿元,创历史新高;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77亿元。投资工作连续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制造业投资占比超过房地产
自2021年初以来,制造业投资连续3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前11个月增长22%,高于全国15.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稳定超过房地产,成为全省投资增长的第一动力。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等主要行业投资保持40%以上的高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也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前11个月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较前10个月提高0.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向好;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13.4%,高于全国91.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近三成
今年以来,安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前11个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9%,高于全国18.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3.9%、47.8%。随着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前11个月技改投资增长23.7%,高于全国19.3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依然起到压舱石、顶梁柱的重要作用。前11个月全省重点项目竣工率111%,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2024年确保池黄高铁、宣绩高铁等建成或运营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表示,2024年将把投资和项目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她表示,2024年将强化谋划储备,优化调度服务,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线下集中会商,依托“有效投资E服通”线上调度平台,实行“红黄蓝”亮灯预警督办,数据赋能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2024年,我省将按季度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开工动员。压茬推进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上海—南京—合肥高铁、川气东送二线安徽段、宁国抽蓄电站等项目建设,确保江巷水库、池黄高铁、宣绩高铁、合肥至周口高速寿县至临泉段等项目建成或运营,稳固基础设施投资。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高效开展项目融资对接。
促进民间投资,陈军表示,2024年将定期召开民营企业恳谈会,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全面构建工作推进和项目实施模式,建立特许经营项目库,选取成熟项目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
激发消费潜能,2024年我省还将实施消费新场景培育计划,协同开展重点领域促消费精品活动。探索投资带动消费新模式,联动基础设施建设与农商文旅发展。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潜在消费需求,强化高质量消费供给。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通讯员 武立祥 姚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