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安徽报告1例猴痘8万余例流感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1-08 16:06:09

2023年12月,我省法定传染病报告中,报告猴痘1例,流行性感冒报告80588例。1月8日,安徽省卫健委公布2023年12月份我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23年12月(2023年12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7种101147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报告显示,2023年12月份,我省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共报告14329例,死亡63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猩红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66%。其中病毒性肝炎报告9179例,死亡19例;梅毒报告2301例,肺结核报告1882例,死亡9例。当月,在乙类传染病中,报告了1例猴痘。

丙类传染病共报告8种86818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24%。其中,流行性感冒报告8058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4655例,手足口病919例。

猴痘病毒于1958年首次发现,人类感染猴痘是在1970年刚果的一名9岁男孩身上首次发现,此后大多数猴痘病例发生在刚果、中非和西非。2022年9月份,我国内地出现首例猴痘病例,2023年多地开始报告发现猴痘病例,国家疾控中心报告显示,本轮猴痘疫情主要通过男男性行为人群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

据了解,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目前针对猴痘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防治继发感染,若无继发感染,疱疹多数可痊愈,若疱疹较大、较深,且就医不及时,会留下疤痕。

猴痘全球总体上重症率、死亡率低,需要住院治疗的比例约为6%。

据介绍,猴痘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猴痘传播速度较慢,可能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但出现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较低。

为预防猴痘病毒感染,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与有猴痘样症状者密切接触,特别是性接触,同时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直接接触,加强个人手卫生等。

此外,冬季天气寒冷,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传染病处于发病高峰,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提醒居民,在预防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同时,还要重点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