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合肥造“天眼”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吴春华 分享到 2024-01-15 09:42:06

  科研人员在分析光谱观测数据。

  太阳追踪仪。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光所)建设的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光谱观测平台(合肥站)通过全球大气成分变化探测网络(NDACC)的数据质量认证,被接收为中国首个红外工作组标准站。目前合肥站开始观测数据上传和共享,正式投入运行。

  位于合肥科学岛的环境光学综合观测实验场站点由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刘诚团队设计运行,安装的包括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太阳追踪仪和气象站等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光谱观测系统,用于大气关键成分柱总量和垂直廓线的探测,可对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的大气痕量数据进行精准观测。

  全球大气成分变化探测网络由全球70多个地基遥感观测站点组成。合肥站点将为我国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战略提供具有国际公信力的数据。      (记者 徐旻昊 摄影报道)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