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安徽两会|省人大代表关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支持皖北振兴发展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1-25 18:37:37

“相对于皖江地区,皖北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体量小、结构不优等仍是主要短板。”省人大代表关于表示,政策效应发挥不明显、重大基础设施不足、要素保障能力欠缺,仍是当前存在的问题。皖北六市高铁等交通设施人口密度明显低于皖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两大区域中心城市蚌埠与阜阳之间无高铁连接、无高速直连。整体路网等级及密度偏低,缺乏机场,皖北目前仅阜阳有机场通航。

“相较于省内先进地区,皖北地区在全省发展中还处于较为落后阶段,亟需各类要素倾斜支持。”关于说,建议加强对皖北政策支持,补上淮河生态经济带政策研究与运用的短板,联合江苏、河南、山东等省份,积极向国家争取相关政策,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提供好要素保障、机制保障;深化我省新一轮南北合作共建,建议省级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皖南与皖北地市之间的沟通交流。

“建议省级层面加快谋划实施跨区域的大项目和重大合作事项,建立跨区域的科技研发联盟,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他认为,应当充分发挥合肥都市圈作用。

      关于同时建议,构建皖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合新高铁、淮宿蚌城际铁路等建设,建设徐州—淮北—阜阳高速公路、五河—蒙城—亳州高速公路等。

“蚌埠市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承东启西,通达南北,在路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他建议省协调争取亳蚌城际铁路、沿淮铁路列入国家有关铁路网规划,并先行启动沿淮铁路淮南至蚌埠至五河段建设,启动亳蚌滁宁铁路前期研究。同时,推进淮河、沱浍河、江淮运河、涡河等高等级航道建设。

关于认为,加强对皖北地区的要素保障,推动皖北工业化发展。他建议出台支持皖北人才发展专项政策。落实国家长三角规划纲要中关于“鼓励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的要求,给予建设资金补助,吸引外地高校、科研院所落户皖北,或者支持皖北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办学、办所。

此外,他还建议支持蚌埠打造新材料制造高地,推动蚌凤一体化发展。

“蚌埠是中国三大传感器研发生产制造基地之一,落户了芯动联科、中科米微、仙半科技、禹芯半导体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覆盖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产业集聚力不断增强,集聚趋势加速显现。”他建议省级层面出台《支持中国传感谷建设若干政策》,争取省人工智能主题基金参股设立蚌埠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汪漪/文 任逸玮/摄)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