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艳菊
去郊外,路过一个镇子,适逢有集市。街道两边摆满摊位,人们来来往往,拥挤得水泄不通。
起初,挤在人群里,我有些急躁,但看看很多人在清晨的凛冽里依旧很有耐心地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喜气洋洋的氛围,我看着也觉得快乐。瞬间,理解了这种喧闹,觉得有意思起来,遇到喜欢的,也停下来问问看看。毕竟,年底了,年越来越近,大家都在欢欢喜喜地置办年货,期待过一个丰盛的欢乐年。
妈妈打来电话,她也正在老家赶集。妈妈买了很多鱼,特意告诉我,让我过年早点回去。
鱼,是过年必备的食物。我们都很喜欢吃鱼,味道不同于平常日子的。以往,妈妈每年都会提前买好,买几条大的,洗净,切成块。再买几条小些的,用盐腌上几天,等到过年前两天,腌好的鱼裹上面粉,入油锅炸熟。刚出锅的鱼块,外酥里嫩,非常美味。凉了,加些葱、酱油、醋,慢炖一会儿,吃起来,绵软里藏着劲道。平日里在外,常常想念过年时节的鱼的味道。
前两年,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忙碌,未能回家陪父母过年。今年,我们早早说好,过年都回老家,一是陪伴爸妈一段时间,二是一家人欢欢喜喜过个团圆年。
爸妈一进腊月开始忙碌,爸爸负责收拾院子,妈妈负责给我们准备吃食。妈妈做的过年鱼是我们每个人都心心念念的食物,为了让我们能吃上刚出锅的鱼块,她仔细算好了,现在买回鱼,清洗,腌好,正好赶上我们到家的日子。这样,一推开家门,就会闻到久违的鱼香,吃上热乎乎的鱼块了。
在热闹的异乡集市,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拎着两条大鱼从我前面挤过来,鱼蹭着了旁边人的衣裳,她连连道歉。被蹭着的那人一看,乐了,原来他和老妇人认识。只见他笑说,秦奶奶,买这么大的鱼!老妇人眉开眼笑:小三子过年要回来了,到时候来家玩呀!那人答应着“好嘞”,往前走了。
一个穿酒红羽绒服的中年妇女问起来:“大妈,您在哪儿买的?这鱼真不错。”老妇人踮起脚,热情向她指路。末了,老妇人,又补充一句:“你不知道,我们家小三子就喜欢吃那家的鱼。”
老妇人说的小三子,大概是她的小儿子吧。和我妈妈一样,和天下妈妈一样,说起自己的孩子,笑声里的骄傲和幸福,让人禁不住湿了眼眶。
走出集市,才发现,从集市出来的人,很多人的菜筐里,都有鱼。过年时餐桌上的鱼,对我们来说,除了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种意味。鱼即“余”,有鱼,有余,一种美好的寄语。希望日子过得好,百事顺心,拥有长长久久的幸福。
【橙美文】年年有鱼
安徽商报
张雪子
2024-02-04 12:43:19
·耿艳菊
去郊外,路过一个镇子,适逢有集市。街道两边摆满摊位,人们来来往往,拥挤得水泄不通。
起初,挤在人群里,我有些急躁,但看看很多人在清晨的凛冽里依旧很有耐心地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喜气洋洋的氛围,我看着也觉得快乐。瞬间,理解了这种喧闹,觉得有意思起来,遇到喜欢的,也停下来问问看看。毕竟,年底了,年越来越近,大家都在欢欢喜喜地置办年货,期待过一个丰盛的欢乐年。
妈妈打来电话,她也正在老家赶集。妈妈买了很多鱼,特意告诉我,让我过年早点回去。
鱼,是过年必备的食物。我们都很喜欢吃鱼,味道不同于平常日子的。以往,妈妈每年都会提前买好,买几条大的,洗净,切成块。再买几条小些的,用盐腌上几天,等到过年前两天,腌好的鱼裹上面粉,入油锅炸熟。刚出锅的鱼块,外酥里嫩,非常美味。凉了,加些葱、酱油、醋,慢炖一会儿,吃起来,绵软里藏着劲道。平日里在外,常常想念过年时节的鱼的味道。
前两年,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忙碌,未能回家陪父母过年。今年,我们早早说好,过年都回老家,一是陪伴爸妈一段时间,二是一家人欢欢喜喜过个团圆年。
爸妈一进腊月开始忙碌,爸爸负责收拾院子,妈妈负责给我们准备吃食。妈妈做的过年鱼是我们每个人都心心念念的食物,为了让我们能吃上刚出锅的鱼块,她仔细算好了,现在买回鱼,清洗,腌好,正好赶上我们到家的日子。这样,一推开家门,就会闻到久违的鱼香,吃上热乎乎的鱼块了。
在热闹的异乡集市,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拎着两条大鱼从我前面挤过来,鱼蹭着了旁边人的衣裳,她连连道歉。被蹭着的那人一看,乐了,原来他和老妇人认识。只见他笑说,秦奶奶,买这么大的鱼!老妇人眉开眼笑:小三子过年要回来了,到时候来家玩呀!那人答应着“好嘞”,往前走了。
一个穿酒红羽绒服的中年妇女问起来:“大妈,您在哪儿买的?这鱼真不错。”老妇人踮起脚,热情向她指路。末了,老妇人,又补充一句:“你不知道,我们家小三子就喜欢吃那家的鱼。”
老妇人说的小三子,大概是她的小儿子吧。和我妈妈一样,和天下妈妈一样,说起自己的孩子,笑声里的骄傲和幸福,让人禁不住湿了眼眶。
走出集市,才发现,从集市出来的人,很多人的菜筐里,都有鱼。过年时餐桌上的鱼,对我们来说,除了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种意味。鱼即“余”,有鱼,有余,一种美好的寄语。希望日子过得好,百事顺心,拥有长长久久的幸福。
·耿艳菊去郊外,路过一个镇子,适逢有集市。街道两边摆满摊位,人们来来往往,拥挤得水泄不通。起初,挤在人群里,我有些急躁,但看看很多人在清晨的凛冽里依旧很有耐心地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喜气洋洋的氛围,我看着也觉得快乐。瞬间,理解了这种喧闹,觉得有意思起来,遇到喜欢的,也停下来问问看看。毕竟,年底了,年越来越近,大家都在欢欢喜喜地置办年货,期待过一个丰盛的欢乐年。妈妈打来电话,她也正在老家赶集。妈妈买了很多鱼,特意告诉我,让我过年早点回去。鱼,是过年必备的食物。我们都很喜欢吃鱼,味道不同于平常日子的。以往,妈妈每年都会提前买好,买几条大的,洗净,切成块。再买几条小些的,用盐腌上几天,等到过年前两天,腌好的鱼裹上面粉,入油锅炸熟。刚出锅的鱼块,外酥里嫩,非常美味。凉了,加些葱、酱油、醋,慢炖一会儿,吃起来,绵软里藏着劲道。平日里在外,常常想念过年时节的鱼的味道。前两年,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忙碌,未能回家陪父母过年。今年,我们早早说好,过年都回老家,一是陪伴爸妈一段时间,二是一家人欢欢喜喜过个团圆年。爸妈一进腊月开始忙碌,爸爸负责收拾院子,妈妈负责给我们准备吃食。妈妈做的过年鱼是我们每个人都心心念念的食物,为了让我们能吃上刚出锅的鱼块,她仔细算好了,现在买回鱼,清洗,腌好,正好赶上我们到家的日子。这样,一推开家门,就会闻到久违的鱼香,吃上热乎乎的鱼块了。在热闹的异乡集市,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拎着两条大鱼从我前面挤过来,鱼蹭着了旁边人的衣裳,她连连道歉。被蹭着的那人一看,乐了,原来他和老妇人认识。只见他笑说,秦奶奶,买这么大的鱼!老妇人眉开眼笑:小三子过年要回来了,到时候来家玩呀!那人答应着“好嘞”,往前走了。一个穿酒红羽绒服的中年妇女问起来:“大妈,您在哪儿买的?这鱼真不错。”老妇人踮起脚,热情向她指路。末了,老妇人,又补充一句:“你不知道,我们家小三子就喜欢吃那家的鱼。”老妇人说的小三子,大概是她的小儿子吧。和我妈妈一样,和天下妈妈一样,说起自己的孩子,笑声里的骄傲和幸福,让人禁不住湿了眼眶。走出集市,才发现,从集市出来的人,很多人的菜筐里,都有鱼。过年时餐桌上的鱼,对我们来说,除了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种意味。鱼即“余”,有鱼,有余,一种美好的寄语。希望日子过得好,百事顺心,拥有长长久久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