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集镇的竹塘挂面、张集乡的贡鹅、包公镇的腊味……作为“我们的节日——欢欢喜喜过大年暨游购乡村.欢乐大集2024肥东县线上线下年货节”活动的第12场,本届“搜货计”年货集市现场,美食云集,汇聚了该县13个乡镇、4个电商产业园、30多家重点电商或农产品龙头企业、20多家特色餐饮企业20个乡镇(园区)的1000多种年货产品,让游客一站式配齐年货。
腊味,是肥东人新年餐桌上必吃的一味。入冬以后,肥东几乎家家都要腌制一些品质上好的鸭肉、猪肉等,再灌上一些香肠,将其吊挂在家门口或阳台上晾晒,成为当地冬天独有的一道靓丽风景。
洋蛇出洞、摇大车、走径折、堆宝塔、走行车……“搜货计”现场,国家级非遗大邵灯会(肥东洋蛇灯)在激昂的锣鼓声中激情狂舞,舞出浓浓的传统中国味。
据介绍,大邵“洋蛇灯”,每18年舞一次,每次蛇灯增加1节。截至目前,蛇灯已经长达135米,需要120多人才能舞动起来。
“锵锵锵锵锵……”这边,包公大戏台上,庐剧演员们正在表演包公折子戏,精彩的唱腔,传神的舞台表演,博得游客阵阵掌声。
此外,现场还有店埠五福、长临剪纸、门歌大鼓书、牛门洪拳等一批传承于肥东乡间的非遗技艺表演、展示,让游客大饱眼福,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红纸彤彤,墨香阵阵。“搜货计”现场,书法家们铺展红纸,凝神聚气,挥毫泼墨,一会儿工夫,一幅幅蕴含龙年祝福语的春联就跃然纸上,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排队等候领春联的游客队伍早就成了“长龙”。
深耕肥东乡土8年,“搜货计”已成为肥东定制版的新年俗,不仅带动了乡村农、商、旅、文多业态融合发展,打响了公和堂狮子头、石塘驴巴等一大批肥东特产名号,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成为享誉安徽乃至全国的、具有鲜明肥东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标识,升腾着温暖、喜庆、幸福的浓浓中国传统年味。
(通讯员 彭红玲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王士龙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