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过大年,龙年新春等你来。2月6日下午,安徽博物院发布2024年新春活动及全年重点展览计划。春节期间,安博将围绕“龙年新春”推出“祥龙瑞彩 喜庆新年”等一系列年味十足的活动,陪伴市民过大年。安徽博物院今年还将推出多场高质量展览,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古希腊精品文物等都将来到安徽,明中都文物特展也将在今年9月与观众见面。
春节天天乐 来博物馆“寻龙诀”
春节期间,安徽博物院新、老馆除夕(2月9日)和初十(2月19日)闭馆,正月初一至初九(2月10日至2月18日)正常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7:00,16:30停止入馆。
陪伴观众过一个文化年,2024年春节期间,安徽博物院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元、年味十足的活动。围绕“龙年新春”主题,2月10日-17日,市民可以在安徽博物院新馆参与“祥龙瑞彩 喜庆新年”“龙年说龙·寻龙诀”等活动,在浓厚的节日氛国中,倾听龙年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创意舞龙手工”“年年有余迎财神”“新春剪纸手工”活动,将以“非遗+文物”的形式,通过手工体验让观众感受春节氛围。正月十五元宵节,安博还将推出“小神兽闹元宵”“元宵喜乐会”“舞动元宵”等活动,观众不仅可以现场互动打卡、抽奖、猜灯谜,还能欣赏舞龙、舞狮等传统节目表演。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安徽博物院继续实行“实名制网络预约门票”,观众可提前7天在安徽博物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及支付宝小程序预约门票。其中,新馆每日预约限额15000人,每时段预约限额7500人;老馆每日预约限额3500人,每时段预约限额1750人;预约时段分别为:9:00至13:00,13:00至17:00。
新展迎新春 龙年来安博看龙文物
新展迎新春,春节期间,除了各种常设展览,安徽博物院还推出了一系列新展。“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是安徽博物院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及全国60多家文博机构举办的迎新春展。展览展出数百幅有龙元素的藏品图片和安徽博物院70余件有龙元素的藏品,春节前夕已经在安徽博物院老馆东二楼八角亭与观众见面。
《日月光华——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文物展》由安徽博物院与南京博物院携手合作,已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开展。展览精选院藏明代各类文物170余件/套,引领观众穿越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去了解明朝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领略明代工艺珍品的精妙技艺。
正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展出的《天成之姿——明式家具美学展》近期备受关注,其展出的明式家具绝大多数来自著名学者王世襄和陈梦家的旧藏,大多以珍贵的黄花梨木和紫檀木制成,是蜚声海内外的精品,更有部分传世的孤品,为中国古代家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
安徽博物院老馆春节期间也有多场新展,《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图·语——明清徽派版画精品展》《风之雅——扇面绘画精品展》,都是值得一看的精品展览。
重量级展览不断 法门寺秘色瓷将来安徽
家门口看大展,新一年安徽博物院还将推出一系列重量级“大展”。
群舒是西周到春秋中期活跃于江淮地区的众多偃姓方国。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4月-8月,《江淮风云——群舒文化展》将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展出。展览将通过200余件套文物精品,将群舒文化的源起、发展、流向进行系统梳理,以群舒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向观众展现两周时期东夷与淮夷、群舒与吴楚等各诸侯国之间的历史风云变幻。
7月-10月,《古希腊文明特展》将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展出,展览以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藏的公元前6世纪至2世纪的精品文物为载体,全面呈现古希腊的社会面貌、文化面貌及其为人类文明发展繁荣注入的理性与活力。
“天青色等烟雨”美不胜收,法门寺秘色瓷则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青瓷”。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将在安徽博物院展出,安徽观众将有机会在家门口一睹秘色瓷的风采。展览以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唐代昭陵出土文物、江苏镇江丁卯桥窖藏文物为中心,挑选了制作精美的皇室金银器、秘色瓷、琉璃器、石刻造像、唐三彩等文物共计127组152件。
这些文物中还包含了3件被列为禁止出境的唐代金银重器,分别是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六臂观音纯金宝函、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十分难得一见。这些文物充分展现唐代大国工匠精湛的艺术创造力和大唐国富民强的物质生活,将为安徽观众再现唐代社会生活,呈现恢弘大气的盛唐气象以及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天下中都——明中都文物特展》也将于今年9月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将通过明中都建筑遗存及同时代相关文物,向观众展现这座沉寂600余年、曾经辉煌的“明朝第一都”的独特魅力。
2024年,《合中西于一治——潘玉良艺术作品展》将作为常设展全新推出,《潘学固书法篆刻作品展》《黄宾虹诞辰160周年书画特展》《敢言天地是吾师——新安画派展》也将与观众见面。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杨颜钰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