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用电问题,找老吴!”这是姥山岛上居民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姥山岛是我省巢湖境内最大的岛屿,也是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屿。
1993年,28岁的供电维护人员吴志宝便来到岛上,担负起电力守岛工作。“姥山岛环岛一圈有四公里,每天巡查一遍需两个小时,需要步行两万步。”作为姥山岛上唯一的供电维护人员,他30年来始终扎根在基层供电服务一线,秉持“让群众安全用上电”的承诺,成为127户居民口中电力“守岛人”。绕岛巡查、维修线路、换灯泡、更换插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吴志宝每天的例行工作内容。
电力“守岛人”手机24小时不关机
1月27日,晴。虽然正值寒冬季节,但姥山岛由于植被茂密,且周边经常可以观赏到红嘴鸥之类的候鸟,所以游客络绎不绝。不过,吴志宝却没法偷闲瞄一眼这岁月静好的风景。和平常的工作日一样,他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蓝色安全帽,起了个大早,开启忙碌的一天——沿着规定路线,绕岛一周对供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进行测温、巡视,同步消除沿线树障等安全隐患。
随着龙年春节日益临近,姥山岛上家家户户开始筹办年货,年味儿逐渐浓厚,岛上的用电负荷也逐渐加大,这也是吴志宝最忙的时候。
“老刘,你家的老化线路我替你更换好了,冬天使用取暖器要注意安全,有什么用电问题随时打我电话……”吴志宝不仅是维修人员,还担负起用电宣传工作。
“老吴,我家又断电了,您快过来看一看。”“稍等,我马上就到。”挂断电话,正在巡查途中的吴志宝二话不说立即上门解决。凭借多年丰富的经验,很快确定了故障原因,仅用10分钟就排除故障,确保了用电正常运行。原来,是岛上一户居民家两台空调同时开启后,负荷过大,断电了。
吴志宝手机通讯录中储存着岛上每户居民的家中电话信息,像这样突然打来的电话,他接到过无数个,尤其是在最热的夏季和最冷的冬季。他接到电话,第一时间就能在脑海里浮现对方的相貌,然后准确地找对方家中的位置。吴志宝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不管是白天和夜晚,只要手机一响,通过对方简单描述,立马就能知道大概是啥地方出了用电问题,然后立马出门解决。
电网“医生”巡岛一周需步行两万步
据吴志宝介绍,他当年(1993年)刚上姥山岛工作时,岛上使用的是柴油机发电,“我每天的工作是送电、关电、补充燃料、保养发电机和检修居民家中的用电设备。”1997年,姥山岛开始电缆供电,柴油发电淘汰了。吴志宝的工作就变成每天巡查线路和了解低压设备运转情况,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姥山岛环岛一圈有四公里,他每天巡查一遍需两个小时,步行约两万步。
姥山岛位于巢湖湖心,岛上有127户居民和12家民宿、饭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其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船只。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姥山岛的游客量逐年增加,岛上居民的用电量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对供电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障和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无论谁家停电或有用电问题,只要拨打吴志宝的电话,哪怕凌晨时分,他都会火速上门解决问题。
提到电力“守岛人”吴志宝,姥山岛上的居民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吴”。到居民家中进行用电检查和设备维护,是吴志宝30年来雷打不动的工作内容,因此,他也被岛上的居民称为电网“医生”。“他对整个岛上的一条条电网‘主动脉’和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都了如指掌;每户居民家中的电表、电器、开关都是他一手安装,所有线路了然于胸。但凡有啥用电问题,只要找老吴,‘问诊”‘把脉”,立马‘病除’。”
再过两年,吴志宝就要退休了。“只要岛上的居民需要,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为他们服务。”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通讯员 何胜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