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近日发布了去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报告”中看到,2023年南淝河水质达有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合肥市今年还将适度超前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西部组团污水厂二期等工程将建成。
作为合肥的母亲河,南淝河的水质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通过全面排查南淝河流域排口、强化水质检测等方式,南淝河水质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南淝河流域汛期污染强度控制专项行动、合肥市雨污混接整治“回头看”市级督导等专项督导,发现问题立即排查整改,有效提升了南淝河的水质。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南淝河施口国考断面平均水质达Ⅲ类,为有监测历史以来最好水平。按照计划,合肥市今年将适度超前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西部组团污水厂二期、长岗污水厂三期工程等有望今年建成,同时加快推进陶冲污水厂三期、大科学装置中心净水厂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面,合肥市一直保持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整治效果,按月开展水质跟踪监测、水体巡查和整治效果公众评议。其中,巢湖市世纪大道中沟等5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庐江县中塘河右支整治工程完工,县城建成区总体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80%。今年,该市将继续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按月开展水质跟踪监测和水体巡查,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全面推进水体排查,对城市建成区已整治完成黑臭水体以及城乡接合部、城市实际开发建设区域等沟塘坝渠水体开展全面摸排,建立水体清单。
建筑工地扬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比较大,合肥市通过对建筑工地实施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去年对40余个不在线项目和100余个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推送,督促落实整改,同时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今年,该市将继续紧盯建筑施工、混凝土搅拌站扬尘防治,依法依规加强管辖范围内建筑企业扬尘防治监管,结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行的“四个工地”项目试点,开展“绿色工地”试点。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合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