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笔记】春上桃花潭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3-14 09:53:09

吴晓波

一条洁净的柏油路在连绵山谷中蛇行,虽是阴雨绵绵,前来一睹桃花潭容颜的车辆还是络绎不绝。汽车在公路上腾云驾雾。最幸福的是目光,忽地一声,是油菜花从天宫偷下了玉帝的门帘,金灿灿;忽地一声,是一树野梨花挂在头顶,白得耀眼,宛如七仙女垂下的白丝巾。一路风景一路歌,空气格外清新给力,让人精神抖擞。

阴雨天有阴雨天的好处。在临近桃花潭几公里处,我们被沿江如烟如诗的画面震撼了,把车停了下来驻足欣赏。一江碧水超凡脱俗,绿得深沉,亮得喜人,就像是一层碧玉的鸡蛋清铺在青弋江面上。这么温柔美丽的江水,怎不惹人怜爱,就连数公里外的大山和村庄也争相赶来把身影映入江里照个镜,蜿蜒成一幅唐宋大家素描的水墨画。山之形,村之貌,一清二楚,让人啧啧称奇,感叹千金万金也难买这好山好水。远处隐约有鸡鸣声声,山间的白云一条条,自在而又优雅,那是大山用独特的方言在向我们打招呼。真想解下背包,把这一江绿水、仙云朵朵一起打包,在城市的逼仄中,用以解渴。

思想还泡在青弋江面云雾缭绕之中,人随众流已走入桃花潭景区。数百株桃花站在大门口在娓娓讲述李白和汪伦的故事。原来,古时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都是汪伦一手编排的。汪伦是泾川豪士,素慕李白大名,听闻李白在宣城一带游历,便去信说:“您不是喜欢游览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可以供您观赏。您不是喜欢饮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可以供您恣意畅饮!”一下把诗仙李白的胃口吊得老高,欣然前往,接连数日与汪伦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乐不思蜀。汪伦却只字不提万家酒肆和十里桃花的事。

一日李白酒醒,突然想起十里桃花和万家酒肆的事情,便拉着汪伦要一同前往观之。汪伦见再也瞒不住了,告诉李白:“这里哪有什么万家酒肆、十里桃花,所谓“桃花”是潭水名,而万家者,是因为此处开酒店的店主姓万,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我这样写,完全是仰慕先生之名,希望您能来我处下榻罢了!”

李白听后哈哈大笑,也为汪伦的一片深情感动。稍住几月后,与汪伦依依作别,写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句。

一坡桃花的讲解让人不知不觉就泪湿了眼眶。

如果说桃花潭是一段美丽传说,那么文昌阁就是一座见证昔日泾川大地文风鼎盛、才人辈出的丰碑。该阁飞檐翘角,秀丽典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共三层,一至三层分别悬有“盛世文明”“文光射斗”“共登云梯”的旧时匾额;八角之上每一角均系有铜铃、铁铃,风一吹,叮当作响,似有文人雅士在吟诗作赋。登临高阁,让人愈发思古之幽情,抚今追往昔。

相传文昌阁为乾隆恩准建造,一为褒扬皖南翟氏家族耕读诗书传家,文有能臣,武出良将,为皖南地方之楷模;二为纪念李白和汪伦这段感人至深的友情。在文昌阁边的翟氏宗祠,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庭院幽幽,穿檐走巷,足见当年翟氏祖上功德巍巍,家风昭昭。

一条洇满桃花酒香,充斥各式叫卖声的南阳古街也留不住人的心,人们直奔千里而来的主题——桃花潭。

桃花潭实为青弋江上缓水区的一个深水潭,究意有多深,只有李白和汪伦的友情可以丈量了。机帆船如一尾跃出江面的鱼穿梭在桃花潭中,在南阳镇、万家镇两岸之间来回摆渡。溅出的水花,是千千万万初次邂逅桃花潭的游人发出开心的笑。两岸古老的建筑保持千百年不变的姿势,学着诗仙李白遣词造句,应和的是顺江而下的汪伦踏歌声。

桃花潭的美,早已超出了实景之美,它的美,美在一首诗里,美在跌宕起伏的意象里,美在人们万千次的造梦里。来看桃花潭,圆下一个梦,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在桃花潭最美处,无疑是乘一袭机帆竹排沿江而上了。马达轰响,青山含黛,从上游太平湖上常年保持10摄氏度的一江绿水泼墨而下,一千万吨的翡翠,一千万吨的叙述,一千万吨的美丽。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