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风来,万树繁花开”。3月20日下午,春分当天,首届合肥肥东撮街簪花节正式启动,以花为名,共赴一场浪漫花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
簪花,是中国古代传统头饰的一种,将鲜花或其他材料制作的花朵戴在头上,也叫戴花、簪戴、插花。古代男女老少都可以簪花。簪花习俗距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簪花围是泉州蟳埔女习俗,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从去年火爆出圈后,这股从泉州“吹”来的非遗簪花文化风,终于吹到了撮街。
“因为簪花是传统头饰文化,和撮街的国风场景很搭,再加上簪花的寓意很好,特别在这个春天,很受游客喜欢,所以我们就举办了簪花节,让游客可以就近体验簪花之美。”肥东撮街方面负责人程文浩表示。
青砖黛瓦、青石街面、亭台楼阁,撮镇镇撮街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文化街区,巍峨壮丽的城门楼、飞檐翘角的魁星楼,藏着古韵的凤凰湖、憩凤阁以及散落各处的古风店和街区小品建筑,而游客头戴簪花、身披汉服,置身其中,移步换景间随手就能拍出绝美古风大片。
活动现场,现场随处可见“簪花公主”飘逸的身影,为春日里的撮街增添一抹艳丽的春色。值得一提的是,撮街还邀请了7位“花模”和20位摄影师,现场簪花,拍摄国风场景,全面推广簪花节。
据悉,首届肥东撮街簪花节为期两个月,从即日起持续到5月20日,布置同时能服务200人的汉服+簪花+妆造+拍摄的文旅商消费场景,满足不同游客的簪花需求。同步举办“撮街十佳打卡点”和“撮街12花使”评选活动,邀请游客来撮街体验簪花、拍照打卡、参加活动,并从中征选出撮街十佳拍照打卡点和12位才艺花使。(通讯员 彭红玲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