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快推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来源:安徽商报合肥网 责任编辑:伍献娟 分享到 2024-03-21 16:25:15

3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召开会议,介绍辖区内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进展和部署。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经各级商业银行和协调机制共同盖章确认的第一批“白名单”项目103个,商业银行累计完成授信61个、授信金额206.6亿元、累计放款116.5亿元。从房企属性看,民营房地产企业项目54个,占比达52.4%,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

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会议指出,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

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推动房企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随后,金融监管总局安徽监管局高位推动,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要求各级商业银行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力推动融资协调机制落地显效;协同联动,联合起草制定《城市房地产协调机制实施细则》,联合在合肥、芜湖分别举办北片、南片两场专项融资对接会,提高项目融资对接效率;要求“一项目一主办行”,督促主办商业银行对符合融资条件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条件成熟一笔、快速发放一笔,切实提升授信审批效率。

银行业积极行动支持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首批房地产融资项目“白名单”问世,安徽银行业积极行动,部署落实相关工作,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徽商银行成立由总行行长任组长的落实融资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总分协同,专项跟进本地白名单项目,按照“公布一批、对接一批”、“成熟一批、申报一批”的原则,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落地。截至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已对接第一批白名单项目36个,其中徽商银行作为主办行的项目16个。累计为18个白名单项目审批授信52.64亿元,融资协调机制成立后,已为8个地市的13个项目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6.51亿元。

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快速响应,一方面建立全过程监测和多层级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强化激励约束,将融资协调机制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全行统筹协调、主动作为。截至目前,建行作为主办行的项目22个,对接率100%,授信总额40亿元,贷款余额22亿元。其中,协调机制建立后为9个项目新增授信10亿元,新增贷款投放6.4亿元。

中信银行合肥分行成立协调机制工作专班,同时六家二级分行成立相应专项小组,加强与协调机制对接。通过差异化授权,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某项目贷款的放款预审等工作。项目批复金额18亿元,在协调机制后,又为该项目新增了3.5亿元贷款投放。

金融监管总局安徽监管局表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房地产企业、商业银行同向发力。协调机制是通过聚焦房地产项目,更有效支持资产优质、经营合规的项目,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推进项目的正常开发建设和交付。下一步,该局将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住建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推动各方加强房地产项目的审核把关,推动各商业银行加快工作进度,着力提高项目获贷率和融资满足度,为推动我省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金霞)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