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文地,一城山水诗”,马鞍山这一满溢诗意的名字,蕴含着无垠的魅力与韵味。它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自然的珍宝。春风轻拂,万物萌动,此时正是出游的绝佳时节。4 月 2 日至 3 日,安徽商报融媒体的记者随“春游江淮”采风团抵达安徽省马鞍山市。而马鞍山的各大景点也于这美好的时光里展露出独有的魅力。
诗韵酒香敬诗仙
李白文化园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李白文化园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分前、中、后三个景区,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等景点。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保留完好的唐代名人墓葬形制的李白墓,以及展现出明清时期宗族祠堂建筑特色的太白祠和享堂。
随着近年来歌曲《李白》和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流行,李白已经变成了当代流量文化的“网红IP”,使得当涂县大青山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旅游区紧密围绕打造“精致大青山”的目标,通过实施美化环境、提升产业质量和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成功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此外,依托每年举行的马鞍山李白诗歌节,该园区举办了包括拜谒诗仙、诗歌朗诵、读书会、桃花节和采摘节在内的多种活动,有效推广了大青山的文化和旅游。园区年均接待的游客超过80万人次,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上升,其吸引力已经触及了周边城市如芜湖、南京、合肥和上海等地。
4月3日,当地举办纪念诗仙李白逝世1262周年清明拜谒大典,在大典上,记者看到游客们和诗歌爱好者怀揣着对李白的敬仰与怀念,手提美酒和鲜花,步履庄重地来到墓前来祭奠。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井宇阳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他对参与这次大典的喜悦之情。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加深了他对李白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认识,也让他感受到了李白作品中所蕴含的豪放与激情。
诗景交融采石矶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方向 5 公里处的长江东岸翠螺山西南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太白楼,便坐落于此。其与湖南岳阳的城陵矶以及江苏南京的燕子矶,一同被称为“长江三矶”。
采石矶为“长江三矶”之首,以其独特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造访。李白、白居易、陆游、王安石、刘禹锡等众多名家,都曾屡次登上这片土地,吟诗赋词。特别是诗仙李白,他热爱游览名山大川,他的诗中有酒、有花、有月,有远方的故事。他多次登上采石矶,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望天门山》《横江词六首》《姑孰十咏》《临路歌》等六十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他对采石矶山水情有独钟,还留下了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唯美传说。
春天的采石矶更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绽放的花朵如绚丽的画卷,为这片山水增添了无尽的魅力。游客们穿梭于花海之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他们或悠然漫步,细嗅芬芳;或驻足观赏,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远处的青山依旧,江水悠然流淌。采石矶的春天,既有大自然的壮美,又有花朵的婉约。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领略这春日的盛景。
流光溢彩长江不夜城
马鞍山长江不夜城,城市新IP,坐落于雨山区的采石镇,毗邻壮阔的长江。由江东文旅集团与国艺中联科技联手打造并运营。此城占地 134 亩,建筑面积达 89332 平方米,融合了沿岸文化的精髓,通过先进的光影技术以及电影化的布置,打造出“一街、一卷、一乐园、四广场”的布局,缔造了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其打造的创新型场景空间模式,可谓一步一景,一步一娱,全面激活了夜间经济,使马鞍山“长江不夜城”这颗明珠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据马鞍山不夜城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义诚介绍,自 2022 年底开业以来,已吸引162家商铺入驻,且采取0租金政策,与商户达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在今年春节,举办了节庆活动,吸引了约 59.2 万游客,营收约 330 万,单日最高客流量超过 10 万。它既是旅游的亮点,也是展示当地文化和历史的平台,立体呈现了长江流域 11 省的文化等内容,是马鞍山的璀璨明珠,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夜间娱乐的好去处。(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杨雪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