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庐州海关”无感智检“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超千万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春雨 分享到 2024-04-10 15:30:39

一副眼镜、一个手机,就能现场自动采集报关货物危险公示标签、包装标记等信息,并通过AI算法实施自动识别和智能比对。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4月10日从合肥海关获悉,围绕合肥市大力培育的集成电路等战新产业集群,庐州海关开展智慧海关应用场景建设试点,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各类成本超千万元。

据介绍,“无感智检”是运用OCR、AR、AI等技术,在人工审单、现场查检等环节建设智能辅助审单、远程AR智能查检的创新监管方式。关员和企业人员可通过“一副眼镜”或“一个手机”等智能设备现场自行采集危险公示标签、运输警示标签、包装标记等信息,并通过AI算法实时自动识别和智能比对。

前期,庐州海关对辖区内3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摸排,收集整理危险货物包装要求、危险公示标签、安全数据单等基础数据;形成覆盖企业使用的330余个规格型号涉危原材料数据底账和个性化作业指导作业指引,落实落细“一企一策”“一品一策”监管措施;搭建风险评估模型,实施风险动态监测,将进口危化品分类为“低中高”三个监管风险等级,实施相应差别化检验监管措施。

针对远程采集到的现场数据,“无感智检”模式以系统“智能审核”代替“人工逐票审核”,自动提示审核结果。对低监管风险商品,海关工作人员不再直接参与现场查检过程,通过后台验核后即可放行,实现“即到即检、自验智检、存档备验”。同时,继续保持对中高监管风险商品的“审单+现场检查+抽样检测”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便利企业。

“海关创新采用AI技术打造远程‘无感智检’系统,既高效、精准、快速地解决了我们公司被查验货物存放时效和仓储空间问题,又提高了我们在货物包装、标签等方面的安全规范意识。”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瑞荣说。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有京东方、晶合等5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入了“无感智检”模式,据试点企业测算,每年可节约各类成本1170万元,缩短进口涉危原料到厂周转时间约5天/批次,大幅减少企业等待检查和货物库存时间,有效适放仓储空间,实现企业查检“零等待”、通关“零延时”。

庐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切实解决企业通关难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李燊)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