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安徽好人赵全喜:一句承诺 照顾植物人“师傅”19载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4-29 17:04:04

赵全喜,男,197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选矿车间钳工。杨平是赵全喜的工段长,也是赵全喜的“师傅”。2005年,杨平因救人成了植物人,自那以后,赵全喜默默承担起照顾杨平及家人的责任,19年的暖心守护,成为杨家人心中最亲的人。

近日,经公众推荐、专家评议和社会公示,赵全喜入选2024年第一季度“安徽好人”。“好人有,但是像全喜这样的好人,少!”据杨平的母亲介绍,从他儿子杨平2005年12月18日出事起,19年来,赵全喜一如既往地关心照顾他们家。每次去还带点牛奶、水果啥的,也不喝他们家一口水。“我心里挺过意不去的,让他别来,他不听,还是经常来。”杨平的母亲告诉记者。

一句承诺 真诚践行19年

2005年12月的一场意外,让前去救人的杨平吸入大量有毒气体,成为植物人,至今仍躺在病床上。那年,杨平父母已年过六旬,杨平的父亲因左腿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杨平的母亲则因先天性右眼失明行动不便。杨平妻子刚失业不久,女儿上小学二年级。

得知师傅出事,赵全喜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安抚杨家人的情绪,说自己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向病床上的杨平承诺:“一定会帮你照顾好这个家。”

杨平家都是老弱妇孺,杨平妻子既要照顾杨平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忙不过来。这时,赵全喜主动提出帮着接孩子放学,送孩子到医院后接替杨平妻子晚间照顾杨平。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直至杨平病情逐渐稳定,医院不再下病危通知书。

2007年开始,单位给杨平请了护工,但赵全喜还是每周3次去医院照顾杨平。“查看杨平身体情况,帮助处理大小便,鼻饲流食,翻身按摩防止肌肉萎缩……”这些都是赵全喜到医院后必做的事情。忙完这些,他还要跟杨平唠唠杨家的情况,让他放心。不管杨平能不能听到,他每次都这么做。

杨平每次做检查,医院都会通知赵全喜。不管多忙,赵全喜总会准时赶到,抱上抱下带着杨平去做检查。“把近140斤的杨平(植物人状态)抱上轮椅,在检测仪器间抬上抬下,真的不轻松。”赵全喜说,“只盼着杨平能早日醒过来,自己辛苦点根本不算什么。”

敬老爱老  一肩挑起两个家

2007年赵全喜父亲确诊胃癌中晚期。“那时候,我安排父亲在铜陵市人民医院做手术,这样可以兼顾照顾父亲和杨平。”

据了解,赵全喜父亲术后经历了6次化疗治疗。那段时间赵全喜基本就住在了医院,在两个病房间来回奔波,一肩挑起两个家庭,将两位病人都照顾的很好。

时间久了,杨家的门窗需要修补、灯泡需要更换、粮油需要添置,赵全喜只要看到都会主动去做。在杨平的父母眼中“全喜就像是自己的儿子,早已成为了一家人。”

2023年9月,为帮杨家减轻负担,赵全喜想到为杨平办理残疾证。他先后跑了6趟医院、2趟社区、无数趟杨家。“十几年前的病例都是纸质的,把杨平的病例翻出来摞在一起有1米多高,我翻了好久才找到需要的。”经过一番折腾,成功帮助杨平办理了残疾证,认定为一级伤残。2023年10月,赵全喜又为眼睛手术失败的杨平母亲申请了残疾证和盲人手杖、盲人收音机。现在,赵全喜在帮杨平的父亲申请轮椅。在帮助杨家这件事情上,赵全喜总是能找到很多事情做。

是什么让赵全喜对杨平及家人的照顾,一照顾就是19年?

“杨平为人厚道,待人真诚,对我也不错。当年他技术好,向他请教,都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赵全喜谈起师傅杨平,依然敬佩。

“好人碰到好人了!”赵全喜身边陪同的朋友听到这里直言道。

“至于为什么一直帮忙照顾杨平父母,我就想着人都有老的一天,能帮就帮,我也没有想过帮到什么时候。”赵全喜朴实地说。

赵全喜,19年坚守情义,守护“师傅”及家人,敢于担当,将两个家庭的责任一肩挑起。赵全喜的事迹,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不平凡之处,也在老百姓当中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李娜)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