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品读】偶遇“龚合肥”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张雪子 分享到 2024-05-27 09:53:00

·李学军

历史上,一些风云人物与大家名流,早先就生活在我们所熟悉的这方土地上。并且,与我们一样,同属天地间的匆匆过客。

借助流传至今的各种史籍,跟随传世诗文的字句篇章,我们沿着此类有迹可循、或隐或现的崎岖路径,可以试图走进那些历史人物的心灵深处,体会他们非同寻常的内心感受。虽说时隔久远,命运各异,因为共同的本土空间,却似曾相识,颇感亲切。

作为带有古城庐州印记的一代大家,龚鼎孳曾经声名显赫,人称“龚合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诗文以及相关史料引发了我的兴趣。由此,也是《江左大家龚鼎孳》得以成书的主要起因。

身处明清鼎革时期,龚鼎孳成为“大明”“大顺”和“大清”三朝官员。康熙年间,历转刑部、兵部、礼部三部任尚书。他诗、词、文俱佳,名列“江左三大家”。他的一生仕途多变,起伏跌宕,官至一品大员,曾身陷囹圄、多次被贬。顺逆毁誉,迥然不同,身负“贰臣”骂名,却领袖文坛、享誉朝野。

打开那段尘封的记忆,可以领略到明清易代之际政权争夺、民族矛盾激化的风云变幻,感受到一代文坛大家的心路历程。

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改仕新朝的纠结迷茫,不畏权贵的负性刚直,体贴百姓的民生情怀,及其对落难遗民的冒险相援,对青年才俊的大力提携,对秦淮佳丽的一往情深,通过种种迹象,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感知这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认识一个真实的“龚合肥”。

犹豫过,怯懦过,低沉过,然而,龚鼎孳也抗争着,坚守着,前行着。透过层层迷雾,不容置疑的是,他是一个才干出众的朝廷重臣,一个成就非凡的文坛大家,一个有良知、重情义、追求有所作为、尽力实现自我救赎的江左名流。

品读他的诗文,一平一仄,体现了他的坎坷人生;一字一句,流露出他的悲喜心境。甚至,还隐约察觉到诸如心跳的强弱、呼吸的缓急、瞳仁的亮黯、情绪的常异等内心起伏。

龚鼎孳是政治家、文学家,也是一位造诣深厚的书画家,有多幅墨迹留存于世。浓淡枯润中,散发着古雅的气息。提按使转间,显露出经久的力道。在泛黄的纸面上,积淀着岁月遗落的斑驳印痕。

古今相隔,心神可通。笔墨有意,见之如晤。查阅那些史料,品读那些诗文,赏析那些翰墨流韵,随之,对于这位江左大家的印象,不再是固化的“标签”和僵硬呆滞的“脸谱”,其模样变得清晰起来、生动起来,或笑逐颜开,或愁眉不展,或茫然无助,或怨愤难平,或潸然泪下,或欲语还休,或诗酒流连,或淡然若水。

于是,就像遇到一个阅历丰富的老前辈,聆听他讲述自己的沧桑人生。故事里,有志得意满的开心,有生不逢时的无奈,有蒙羞受辱的苦闷,有爱民忧国的焦虑,有秉持良知的追求……显然,这样的“龚合肥”,是多维度的,是鲜活灵动的。

其实,在情感方面,现代人所遭遇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所经历的得失进退、喜怒哀愁,乃至所承受的祸福苦乐、成败荣辱,一代一代的前人们早已体验过,并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人生感悟。

从过往的历史烟尘中,不经意地,就会发现,有些身影并不陌生,依然活跃在现实生活里。恍惚之间,竟然置身于其中场景,那些注定的坎坷,那些意料之外的喜悲,有的依稀发生在自己身上,犹如沉浸在剧情里的戏迷。每每陷入此类情境,总是模糊了时空,难以分清前世还是今生。

有些历史人物,如同尘封的古玉,擦拭以后本色如初,晶莹剔透,温润沁人。或许,龚鼎孳即属此类。

只是相隔三四百年,如今,已难以得知龚鼎孳的容貌体态。幸好,还有点点滴滴、相连成串的记忆,可以接近那个已经远去的身影。

感觉中,龚鼎孳就像一幅空茫高古的文人画,一幅写意山水,如唐代诗人王维所云:“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或远或近,或实或虚,无论世人如何评判,这个身影都真实地存在于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中。

在《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中,祝勇写道:“假如一个人无法改变他置身的时代,那就不如改变自己——不是让自己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里超越。”这一点,说的是苏东坡,龚鼎孳似乎也是如此,在历经痛苦与磨难之后。

明清交替,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天崩地坼,风雨如晦。每当回望那片历史的天空,心中总是涌起无限感慨。幸运的是,我们置身于一个新的时代,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偶遇,是一种缘分,也是一次契机与巧合。转眼之间,触及此项选题已有八九年了。从2018年9月在安徽商报《橙周刊》开设《江左名流龚鼎孳》专栏起,在报刊上已相继发表有关“龚合肥”的文字40余篇。书稿也反复打磨,一改再改。即将出版,深感欣慰。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资料,征引援用了相关方面的学术成果。翁飞、贾猛、陈祥明、赵焰、李云胜等师长和知交一直予以鼓励、帮助与指导。著名文史专家、历史学博士翁飞老师治学严谨,热心提挈后学,百忙中慨然应允作序,评析精深,多有褒扬。值此成书之际,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声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安徽商报、安徽商报合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安徽商报或安徽商报合肥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