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2024年“政协江淮行”新闻采访启动仪式暨媒体见面会在合肥市举行。
会议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组织开展好今年的“政协江淮行”,意义特殊,责任光荣。要用好脚力,练就“铁脚板”,走向田间地头、走进街头巷尾,到群众中去访民意、到实践中去察实情。要用好眼力,练就“千里眼”,深入挖掘各地政协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展现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的优异成绩。要用好脑力,练就“聪明脑”,大事小情讲政治,时刻牢记主旋律,让政协宣传充盈正能量。要用好笔力,练就“笔杆子”,提升语言魅力,努力产出一批透真情、有灵动的精品力作,更好展现新时代政协之能、政协之为。
近年来,合肥市政协围绕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议题开展重点协商活动61次,多项建言成果被合肥市“十四五”规划及专项发展规划吸纳,部分已转化为具体措施。
例如,2020年、2021年分别就“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开展市委社情民意座谈会协商,相关建议被合肥市规划充分吸纳,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合肥市“2833”战新产业集群中的首位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政协连续5年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专题协商,持续在完善政策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建言献策。
此外,合肥市政协还连续5年聚焦巢湖综合治理,提出的建立“河(湖)长+排长+民间河长+警长+检察长”五长联动的河湖治理模式,被采纳并在全省率先启动。另外,助推“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纳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巢湖防洪治理工程特别是裕溪河对江排洪泵站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赋码,有望于今年开工建设。
会上还介绍了合肥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情况。为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合肥市政协推进一批“有事好商量”平台建设。其中,“社区协商议事厅”设在社区(村居),搭建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的基层协商议事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366个社区协商议事厅示范点,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社区村居有试点,累计开展协商议事活动775场次,推动解决1300多项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实现大家的事商量办、公共的事公开办。
“政协江淮行”是安徽省政协一项品牌工作,20多年来,该活动沉浸基层、采访深入一线,把镜头瞄着基层,把话筒对着委员,生动展示了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在江淮大地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和情怀。(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徐宏博)